《梅花三弄》的教学体验与思考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8 16:21:00
音乐欣赏课《梅花三弄》的教学体验与思考
 
 
【摘要】 创新音乐教学模式,全方位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进行改革。课堂上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中,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以达到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能力和鉴别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的目的。
 
【关键词】 音乐 梅花 教学 学生
 
新音乐教学模式的建立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扮演课堂的组织者、主导者的角色,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放在重要位置,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中,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并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能力和鉴别能力,从而使学生充分发挥创造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本人就这个学期上的欣赏课——古典乐曲《梅花三弄》为案例,谈谈我用新的音乐教学模式,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体会和教学改进,以求教于同行。
 
一、教学设计
整节课共分七个环节:1.赏梅、2.听梅、3.唱梅、4.听梅、5.咏梅、6.颂梅、7.小结。
这节课向同学们讲解的问题有:1. 让学生弄清楚《梅花三弄》中“弄”的意思;2. 为何这首曲子叫梅花“三弄”?3.“泛音”的音色是怎样的?4. 让学生熟悉主题旋律;5. 感受梅花不同的音乐形象(一弄、二弄、三弄)6. 欣赏全曲,并能听出“三弄”。
 
二、教学过程
1. 赏梅
梅花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是二十四番花信之首。梅花在广东比较少见,学生对它了解不多。为此我的想法是:让同学们在上课时,先欣赏一组梅花图片,再简单地进行介绍。这样,同学们对梅花有一个感性认识,面对如此漂亮的梅花图片,对欣赏《梅花三弄》这首曲子的愿望也会强烈一些。于是,我便在网上找了十几幅梅花图片,以《梅花三弄》的主题音乐作为背景音乐,用电脑PowerPoint软件技术,做了一个给人印象深刻的“导入”。
 
2. 听梅
《梅花三弄》这首曲子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同学们感受梅花“三弄”中不同的音乐形象。我将乐曲中的“三弄”截取出来,分别让大家仔细倾听,分辨“一弄”、“二弄”、“三弄”不同的音色、速度和力度。在倾听过程中,引导同学们感受并想象梅花 “一弄”中的高洁、端庄、典雅;“二弄”中的凌霜傲雪的神态,迎风斗雪的坚毅品格;“三弄”中经过风雪洗礼,开得更香浓的形象。同学们对“三弄”有个印象,就能很好地理解这首曲子。
 
3. 唱梅
歌唱并熟悉《梅花三弄》的主题旋律也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如果单纯的跟唱、视唱,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我想到用“手号”(用以表达音的高低的手势)来辅助练习。学生对主题旋律“一弄”并不陌生,因为在“导入”时它已作为背景音乐出现,之后,在第二环节“听梅”中也出现过。因此,同学们学唱起来没有感觉难,再加上练习时,打着“手号”放慢速度来练唱,很快就熟悉了旋律,并感受到了这首曲子古朴、清雅的韵味。
 
4. 听梅(欣赏全曲)
这是整节课的主体部分,前面几个环节都是为这个部分作铺垫。我主要分两个环节来进行:
首先,让学生欣赏一遍全曲。
《梅花三弄》这首曲子比较长,有七分多钟。如果就这样让学生一动不动地坐着欣赏的话,他们一定会开小差、走神。为此,教学参考书上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的方法,如:当听到主题旋律时,让学生用举手示意,或跟着音乐哼唱旋律;或轻轻打拍子等方式来熟悉乐曲。从实践中,我发现这些方法都不太理想,为了让同学们很好地欣赏音乐,我想到了一种方法——“图式法”,方法是:告诉同学们,当你听到表现梅花的音乐主题时,就画一朵梅花,听到其他旋律时,可以画其他图形来衬托,欣赏完乐曲后,每人都得交一份答卷。我从中挑选出画得好的,投影出来,给予表扬。
其次,边倾听,边分析、讲解。
这次欣赏全曲,我是指着黑板上的结构图,让同学们边欣赏边给他们进行分析、讲解,使大家更深入地感受这首曲子,认识这首曲子。
 
5.咏梅(拓展)
古往今来,“咏梅”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名句更是随口而出。课堂上让学生回忆学过“咏梅”的诗词。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王安石的“咏梅”诗句等等,我把诗词投影出来,让学生在《梅花三弄》音乐的背景下,进行朗诵,营造出一种“咏梅”的氛围。
 
6.颂梅(拓展)
梅花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很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对它的赞美之言。我让学生说出他们所知道的“咏梅”的佳句。学生一时想不出来,这时,我便说出我所知道的,并把它“投影”出来,如“山有佳卉,侯栗侯梅”(《诗经》);“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苏轼);“梅花吐幽香,百卉皆可屏”(陆游《古梅》);“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元代诗人杨维帧)等。我以《梅花三弄》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对这些名句进行朗诵。之后,还让学生说出与梅花相关的音乐。有同学反应很快,马上就说出了我们今天欣赏的这首古曲《梅花三弄》,以及《红梅赞》、《梅园里梅》等。最后我给同学们欣赏了一首通俗歌曲《一剪梅》,在欣赏时,可能是播放机声道的问题,竟然没有歌声。有同学提议,“老师,你来唱吧。”就这样,我便唱了起来,博得了同学们的一阵阵“叫好声”和“掌声”。这节课在热烈、欢快的气氛当中结束。
 
7.小结
对整节课进行总结时,我不失时机地对同学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鼓励他们要像“梅花”一样有坚毅的品格,在生活中不畏艰难,在学习中勇于探索,不断进步,做生活与学习的强者。
 
三、教学体会
我认为,一堂音乐课是否成功,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之外,更重要是让学生在音乐课中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在音乐课中感受到愉悦,从而使同学们喜欢音乐,懂得欣赏音乐,对音乐的内涵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纵观整堂课,我的体会有三个方面: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