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世纪
课题 |
走向新世纪 |
|||
总课时 |
1课时 |
执教人 |
富中 张健鸣 |
|
教学内容 歌曲《祖国颂》、《你是这样的人》、《走进新时代》 |
||||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几首歌曲的表现内容,词曲作者,以及歌曲所涵盖的时代背景、了解音乐的社会功能。 2、 通过作品的赏析和课堂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调式、曲式等音乐要素去分析、理解作品,感受作品中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3、通过欣赏使学生从中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情怀和为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懂得音乐的社会性,让他们在新的世纪里获得新的启示和新的人生规划。 |
||||
教材分析 1、《祖国颂》为纪录片《祖国颂》写的合唱曲之一。体裁为颂歌,混声合唱,旋律宽广,速度从容,气势宏伟。分为A、B、A三部分。 2、《你是这样的人》是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而作的大型电视艺术片《百年恩来》的主题歌。歌曲以深刻凝练的语言。表现了人们对周总理的敬仰之情,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深切缅怀和无限爱戴。这首歌曲融合了西洋歌剧、音乐剧和流行歌曲的诸多元素、听来荡气回肠。大调式,结构是带再现的单三部式。 第一段由“3 2 4 • 3 | 2 — 6 — | ”的核心音调发展而成,音级进为主,旋律深情委婉,叙述性的语调,既抒发了人们对总理的无限怀念又刻画了总理平易近人的形象; 第二段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 1 2 | 3 6 — ”的音调反复出现,音跳进为主,使得情绪逐渐激动,既表现人们对总理的热切呼唤,情绪悲壮又刻画了总理崇高伟岸的形象,第二乐句的“ 1 2 | 3 7 — ”把全曲推向高潮,人们对总理的怀念崇敬之情,如火山般迸发出来到达最高点。 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感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3、《走进新时代》创作于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前夕,歌曲为二段体,结构方整,采用五声调式,以第一人称谱写而成倍感亲切,抒发了中国人民在世纪之交,满怀豪情地走进新时代的情怀。 |
||||
教学思路 以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作为文化背景,贯穿三个教学层次 “江山如此多娇-----《祖国颂》”,感受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满腔热情;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你是这样的人》”,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缅怀那些为新中国鞠躬尽瘁的人,自然过渡到《你是这样的人》,重点挖掘歌曲中音乐语言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其中蕴涵的丰富情感;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走进新时代》”。斯人已逝,面对一个崭新的世纪,我们应化悲痛为力量,让学生用饱含深情地歌声歌唱《走进新时代》,歌颂所有“为人民服务的人” 。把音乐的社会功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
||||
教学重点难点 对《你是这样的人》的歌曲分析和情感体验,:对音乐社会功能的认识 |
||||
教学过程 |
设计意图 |
|||
导入: 1、课前播放歌曲《沁园春·雪》,出示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导言:“对于这首诗词同学们应该都不陌生,这震撼千古的诗句,发出了超越历史的宣言,道出了改造世界的壮志,展示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流露了对光明前途的无比信心。那么我们应该用怎么样的声音来告诉主席他老人家我们正走在这样的康庄大道上呢,我们伟大的祖国已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纪?”-----出示课题《走向新世纪》 新课 一、《祖国颂》 导言:“回首过往征程,我们的音乐热情的讴歌了人民英雄浴血奋战的辉煌业绩,那么它又是如何讴歌祖国的壮丽河山,如何讴歌为建设社会主义而日夜辛劳的人民大众呢?” 1、 初听A段 设问:旋律特点?描写了什么内容?哪个音乐要素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有什么效果? 2、 教师范唱B段 设问:与A段相比,旋律风格有何变化?演唱形式? 、 3、全曲聆听 请学生在聆听的时候尝试写出曲式------ABAˊ 二、《你是这样的人》 教师导言(《你是这样的人》)作为背景音乐轻声播放) “我们从《祖国颂》中感受了江山的多娇,用音乐来抒发情怀,音乐已俨然和人们的生产、斗争、生活结成了亲密的伴侣,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了高度的发展,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起了多方面的作用。音乐它既可以讴歌了中华儿女的满腔热诚,也可以表现了普通百姓悲欢离合的诚挚情感。-------出示标题《你是这样的人》,副标题-----“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设问:作品中的ˋ你ˊ是谁? 1、作品相关知识 ①作品创作背景、作者介绍 ②周恩来的生平事迹 学生先介绍、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进行补充: “周总理出生于1898年,祖籍绍兴。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之一,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在他去世的时候联合国为他降了半旗,遭来其他国家总理的不满,当时联合国秘书长说“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人口大国,他们的总理没有一分存款和一个子女,你们能做到吗?”寥寥数语,却震撼人心,我想只有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才能很好的概括出总理的一生。“ 三、赏析《你是这样的人》 1、 设问: 演唱方法?歌曲风格如何,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什么作用?其中那几句是最让你感动的,为什么? 2、 欣赏全曲-----戴玉强演唱 3、 归纳: 结合谱例讲解。对戴玉强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①使用了美声唱法,歌曲气势磅礴,感情热烈、深沉细腻。 ②大调式,结构是带再现的单三部式。 第一段由“3 2 4 • 3 | 2 — 6 — | ”的核心音调发展而成,音级进为主,旋律深情委婉,叙述性的语调,既抒发了人们对总理的无限怀念又刻画了总理平易近人的形象; 第二段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 1 2 | 3 6 — ”的音调反复出现,音跳进为主,使得情绪逐渐激动,既表现人们对总理的热切呼唤又刻画了总理崇高伟岸的形象,第二乐句的“ 1 2 | 3 7 — ”把全曲推向高潮,人们对总理的怀念崇敬之情,如火山般迸发出来到达最高点。 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感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4、让学生学唱最让他们感动的几句 要求有情感的演唱 5、拓展------比较欣赏: 欣赏刘欢演唱《你是这样的人》 ①演唱方法、伴奏、歌曲情感处理上有何不同? ②你比较喜欢哪个演唱版本?(学生阐述后,教师也可以告诉他们自己比较喜欢哪个版本,说明自己的理由,但一定得强调仅供参考) 三、《走进新时代》------副标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导言:斯人已逝,但他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力量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伟大而又坚强的中国人民在新一代领导人的带领下意气风发地走进了新时代,创造了无数的奇迹。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用歌声来感谢所有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人们。 1、 师生共同演唱《走进新时代》 2、 介绍作品、作者, 3、 简单分析作品 请学生关注五声调式、第一人称的作用。 4、 设问:“东方红”“春天的故事”各隐喻了什么? 5、 欣赏视频版,让学生再次跟唱 四、总结 让学生谈谈音乐的社会功能的认识,教师进行一定的补充 五、拓展 学唱祖国颂A部分 1、 学唱主旋律 2、 分声部合唱 |
文学和音乐的巧妙结合,在完成历史的顺接中得到一种共赢。 自然过渡,巧妙渗透音乐社会功能 利用音乐本体语言对音乐表现力进行初探。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完整欣赏是聆听体验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聆听的时给予适当的任务能提高学生的聆听质量。 营造氛围 悄然灌输音乐的社会功能 引发好奇 为体会歌曲内涵进行一定的知识补充和情感铺垫, 让学生从音乐要素入手,挖掘音乐语言在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情感上所起到的作用 尊重学生的聆听感受,把情感体验上升到另一个高度 比较欣赏让学生更加清晰认识,也尊重了个人体验。教师告诉学生自己的审美体验,能正确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而且也拉近师生距离 通过演唱使学生更加清晰懂得音乐的社会性,让他们在新的世纪里获得新的启示和新的人生规划。 重在感受不必过多的分析 情感的升华 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演唱能力,进一步体会作品的深邃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