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第三单元 第7节 丝竹相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9 08:53:41

教学目标:


1 聆听江南丝竹《中花六板》,广东音乐《娱乐升平》,使学生能够对民间丝竹乐产生兴趣和爱好。


2 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的主要乐器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3 通过《老六板》与《中花六板》的比较,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感受江南丝竹中由板腔变奏而形成的一曲多变的套曲现象。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的风格和特点。


教学难点:《老六板》和《中花六板》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国丰富的民间器乐曲正如我们所了解的民歌一样,有着独特的风格韵味,表达着人们丰富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上堂课,我们欣赏了趣味盎然的民间锣鼓乐,今天,让我们来感受“丝竹相和”的魅力。


二.欣赏:江南丝竹《中花六板》


(一)   欣赏:《中花六板》的一段(约1分40秒)


1、 师:首先让我们来聆听一段音乐,注意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情绪及乐队规模的大小,并听听里面有哪些演奏乐器?


播放:去掉曲名的《中花六板》一段。


2、  师:沉浸于这段音乐中,大家的身心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轻快、舒畅)


师:音乐确实给了我们轻快舒畅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生:(略)


师:好极了。清代有位古人听这首乐曲时,感到犹如南风拂面,熏得人陶醉。他想起舜作的一首《南风歌》,诗里写道:“适时和煦的南风啊,定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和财富。”他认为此曲极能表达诗中所渴望的人民其乐融融,安居乐业的景象,遂托古将这首乐曲改名为《熏风曲》,大家觉得合适吗?(生点头)而它的原名“《中花六板》”似乎流传得更为久远,广泛。


3、师:一起来说说这首《中花六板》体现了什么地方的音乐风格?


生:(齐答)江南


师:我们以前欣赏过江南的民歌《茉莉花》、《无锡景》,对江南地区的音乐风格很了解,江南的音乐风格具有什么特点呢?


师生总结:细腻流畅,清新淡雅。


师:乐曲情绪?


生:轻快。


师:乐队规模,属于大型还是小型?(截取片段再次回顾一下)


生:小型。


师:听得出来最主要的乐器是什么吗?


生:二胡。


师:二胡的音色饱满柔和,在这首乐曲中的演奏连绵不断,给人一气呵成,行云流水般的感觉。


师:还有哪些乐器?


生:箫、琵琶、扬琴。


师:上堂课我们讲过周代的“八音”乐器分类法:“金石革木,丝竹匏土”,二胡、琵琶、扬琴属于什么呢?(生:丝)。箫属于什么呢?(生:竹)。早在《晋书 乐志》一书中就有“丝竹更相和”的说法。丝和竹的合奏和谐悦耳,美不胜收,这样的音乐就是丝竹乐,而这首洋溢着浓郁江南气息的丝竹乐,就可以叫做“江南丝竹”了。


师:在旋律演奏的背后,有没有听到“嗒,嗒“轻轻敲打的声音,那是什么?


生:打击乐器(拍板、木鱼、鼓等)


师:打击乐器在这首乐曲中音响极轻,和着旋律轻轻敲击拍打,显得简洁淡雅。


4、师总结介绍江南丝竹:“江南丝竹”是流行于上海以及江苏南部、浙江西部的民间丝竹乐,具有典型的江南丝竹风格:细腻流畅、清新淡雅。江南丝竹乐曲大多体现出轻快的情绪。乐队规模小,少则2人,一丝一竹即可,多则十几人,这样小型的乐队规模很适合在室内演奏,音响柔和,自娱自乐,也多用于民间婚丧喜庆的场合。所用乐器有二胡、笛子、箫、笙、琵琶、扬琴等丝竹乐器,并辅之以鼓、板、木鱼、铃等轻型打击乐器伴奏,在突出主要乐器二胡、笛子、箫的基本原则下,其它乐器灵活自如地依据一定的规律特点相互对比衬托,默契谐调,从而获得的韵味。


(二)   请大家带着对江南丝竹的认识完整欣赏:《中花六板》 


(三)   《中花六板》与《老六板》的关系比较。


1、师:“中花六板”是个音乐性极强的名字,概括了这首乐曲的性质。“六板”的原意为六句,我国民间习惯把含有八拍的乐句称为一大板;“中”为中速,“花”为加花,是民间乐曲创作的常用技法,就是骨干音的装饰变奏,比如:“6 5 | 3 - ”加花后可以唱成(略),这样原先简朴的旋律加花后变得婉转流畅,丰富了表现力。这样,“中花六板”的名字就告诉我们,这是一首中速的加了花的六句体乐曲。


2、师:《中花六板》在谁的基础上加了花呢?看来,这是一首子曲,是在母曲《老六板》的基础上放慢加花而成,《老六板》熟悉吗?初一我们学唱过一首学堂乐歌《祖国歌》:“光阴似流水,不一会,课毕放学归……”这首歌激励我们要珍惜光阴,将来报效祖国,是在《老六板》的旋律基础上填词而成,广为传唱的。请把书翻到51页,我们一起来唱唱《老六板》的前2板(即前2句)


教唱:《老六板》1、2句


 


3、师:现在我们将《老六板》放慢四倍,唱一唱:


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齐唱一遍。)


4/4   3 – 3 – | 6 – 2 – | 1 – – – | 5 – 6 – | 1 – – – | 6 – 1 – | 1 – 3 – | 2 – – –|


     3 – 3 – | 6 – 2 – | 1 – – – | 5 – 6 – | 1 – – – | 3 – 2 – | 1 – 6 – | 5 – – –|


4、师:《中花六板》就是在《老六板》放慢4倍的基础上加花而成。


请同学们看《老六板》与《中花六板》的比较谱,听教师范唱(加手势)


 


5、师:《老六板》中的每个骨干音在《中花六板》中总会及时地出现。请同学们在P51页《老六板》的每个音下方垂直画一条竖线,看下方对着的音是否相同,当然,也有骨干音提前或延后出现的情况。


6、师:让我们来做一个合作练习,一起来感受这两首乐曲的母子关系:


请大家和着中花六板的旋律,女同学放慢4倍轻唱《老六板》的乐谱,男同学打响指两拍一个为我们伴奏。


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合作练习。)


7、师:由母曲《老六板》发展而来的子曲除《中花六板》外,还有《快花六板》、《花六板》和《慢六板》,五首乐曲联成一套,俗称“五世同堂”。这种称谓,既有五曲同出一宗之意,也有合家幸福,大吉大利之意。因此,人们喜爱在喜庆之日成套演奏,既好听又圆满吉利。而由一首母曲发展而成若干首子曲联成一套的现象,正是江南丝竹中常见的现象。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