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的绘景写意》教学设计
课程:高中艺术(音乐)
教材: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上音版实验本)
适用年级: 高中一年级
教学内容:欣赏音乐《苗岭的早晨》、《雨后彩虹》;
学生即兴表现音乐;
拓展欣赏美术作品《高山流水》;
指导思想:
一、加强课程整合,体现课程的综合性:欣赏主教材《苗岭的早晨》《雨后彩虹》两段音乐之外,“导入与启发”时设计了学生朗诵散文《荷塘月色》片段,以《春江花月夜》作背景音乐,把文学引用到音乐课堂;“拓展与选择”部分设计的欣赏美术作品《高山流水》,把美术引入音乐课堂;这些,能促使学生感受文学与艺术的结合、感悟音乐与美术之间的异同,主动地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这种整合,是以音乐艺术为主,其他艺术门类为辅的整合。
二、以音乐文化为精髓,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品位:“导入与启发”时《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和情感回顾;“欣赏与审美”中《苗岭的早晨》《雨后彩虹》的情感、人文、时代、民族的音乐文化分析;“拓展与欣赏”中美术作品的思想、情感、文化的分析,使本课始终以音乐文化为精髓,提高学生音乐文化品位。
三、坚持以学生的“学”为主:为了让学生通过感知、表现、鉴赏提高即兴性、综合性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创新思维,课堂中设计多种形式的音乐学习活动,学生自主的听、动、演、赏、创,并且坚持学生学的过程中,教师是设计者、指导者、点拨者、参与者、合作者。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互助式赏析《苗岭的早晨》、《雨后彩虹》,感受音乐作品表现的意境,认识音乐中绘景写意的审美特点,了解音乐中标题提示的一般概念。
2、学会对比不同音乐形式的视听感受,关注视、听艺术不同的艺术感受。
3、学生尝试用多种方式分析作品、即兴的创作与表现音乐。
目标分析:学生除了认识和了解音乐中标题提示的一般概念、绘景写意的审美特征等知识与技能目标外,还应运用多种方法即兴的表现和创作音乐,重点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所表现的意境、感悟音乐作品中绘景写意的审美特点,注重学生“学”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取向,引导学生将视角转向文学、美术等艺术门类,关注视听艺术不同的艺术感受,拓宽艺术视野。 |
教学重点:感悟音乐作品中绘景写意的审美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即兴的创作和表现音乐作品。
重点解决:1、学生聆听音乐自由想象情、景、物2、分段从景观、民族、时间、演奏乐器等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表现的意境。3、教师介绍作者创作意图
难点解决:1、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和表达自己,2、引导学生尝试用唱、跳、演、朗诵、画多种方式表现音乐3、师生共同创作与表现
教学方法手段:互助式欣赏、对比欣赏、交流与讨论、集体表现、个人表现、媒体辅助欣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与启发
(环节目标:导入课题,学生初步了解“绘景写意”的手法)
步骤:
1、音乐《春江花月夜》中,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片段;
A、请作者说说为此音乐选择这篇散文的理由。
B、学生互相评价讨论。
(步骤说明:回忆和展示 “为音乐配朗诵”,展示学生自己的艺术创作成果,提高学生艺术的选择和评价能力)
2、感受作品的意境,回忆文学中写意的表现手法;
A、文学作品《荷塘月色》采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描写景物?
B、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步骤说明:借助文学艺术,唤醒学生对写意手法的认识和理解。)
3、出示课题:音乐中的绘景写意
师:在许多音乐作品中,也很好的运用到写意这一手法,来抒发各种情感,今天一起来了解这样的作品。
(步骤说明:导入课题)
二、审美与思考
(目标:通过对《苗岭的早晨》与《雨后彩虹》两个作品的对比欣赏,感受两音乐作品的意境与情感,了解和认识音乐中“绘景写意”;认识音乐中标题的一般概念;学生即兴的表现音乐。)
1、师生共同初步欣赏器乐曲《苗岭的早晨》
A、 这首音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B、 说说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景象?
C、 请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听到的最深刻的音乐旋律。
D、 尝试用弹、唱、跳等多种音乐实践深层理解作品情感。
(步骤说明:这一步骤中重点是引导学生自由的体会和感受作品的情感和意境,倡导学生用多种方法体验和表现音乐情感,鼓励和引导学生即兴的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师生进一步欣赏《苗岭的早晨》,介绍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及作品意境、出示音乐标题。
A、 用音乐表现景色是否不可避免地融入作者的情感?
B、 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时代、民族、演奏乐器等分析作品情感与意境。
C、 说说音乐标题的作用
(步骤说明:在学生自我理解音乐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作品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情感,作者师怎样用写意的,出示音乐标题,加深学生领会音乐中蕴含的情感。)
3、对比欣赏声乐曲:《雨后彩虹》
A、两个音乐作品有哪些不同,有哪些相同?
B、这个作品描绘了哪些景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C、你还熟悉哪些作品是绘景写意的?
(步骤说明:引导学生尊重音乐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掌握对比欣赏手法、善于知识的迁移、学会融会贯通、欣赏《雨后彩虹》。)
三、拓展与选择
(目标:通过对美术作品《山高水长》、了解作品中写意手法的运用和作品的情感,对比视、听不同的艺术感受。)
师:通过对两段音乐的欣赏,我们了解了音乐作品中的绘景写意。同学们都知道艺术中的门类众多,今天还可以了解一下视觉艺术中的绘景写意,看看它和音乐作品中的绘景写意哪些相同、哪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