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的绘景写意与情感抒发》教学设计、教案与点评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9 08:27:24

课  题:音乐中的绘景写意与情感抒发

 

内  容:欣赏作品《苗岭的早晨》、《绿叶对根的情意》,了解音乐中绘景写意、情感抒发两大审美特征。

教  材:上海市高中艺术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

年  级:高一年级

教  时:第一教时

执教者:宝山区罗店中学 张晔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互助式赏析《苗岭的早晨》、《绿叶对根的情意》,领会音乐中绘景写意、情感抒发两大审美特征,了解音乐是通过哪些手法来进行绘景写意、情感抒发的。

2.演唱《绿叶对根的情意》,增强爱国情感。

3.通过欣赏、创作与表演等活动,提高音乐鉴赏、创作、表演以及与不同艺术门类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音乐中绘景写意、情感抒发两大审美特征。

教学难点:即兴创作、表演具有绘景写意与情感抒发特征的作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体验

1.欣赏《苗岭的早晨》

⑴ 欣赏片断并对作品与作曲家作简单介绍。

⑵ 思考(学生讨论、回答):

a.聆听作品的同时,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景象?

b.作曲家是通过哪些手法来描绘景色的?

⑶ 师生合作归纳:

音乐具有绘景写意的审美功能。

作曲家借助音色模拟、节奏模拟等手法,模拟、表现自然界音响,以此引发人们想象和联想,达到绘景写意的目的。

音乐的绘景写意同视觉艺术描绘景物不一样,视觉艺术有着直观、具象和再现的特点,而音乐却是抽象的、表现的,所以音乐能使被描绘的自然景观蕴含更多的神秘内涵,也会给欣赏者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2.欣赏《绿叶对根的情意》

(1)欣赏歌曲录音和教师范唱

(2)思考(学生讨论、回答):

a.这首歌曲体现了怎样的审美功能?

b.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c.通过哪些要素来表现?

(3)师生合作归纳:音乐的另一重要审美功能是抒发情感。通过力度、速度、旋律、音色等音乐要素,在歌曲中还借助歌词来抒发人们的情感。

(4)学唱《绿叶对根的情意》。

    先后跟钢琴、录音学唱,体验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相关要素在抒发情感上的作用。

(5)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并有感情地演唱。

启发学生从音乐的力度、速度、旋律走向、乐曲结构、歌词内容、情感高潮等角度对歌曲进行分析与处理,并有感情地演唱。

说明:本环节围绕《苗岭的早晨》与《绿叶对根的情意》两个作品进行比较欣赏,引导学生对音乐中绘景写意、情感抒发两大审美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

 

 

 

 

 


 

二、表演与创造

1.学生分组讨论,即兴创作、表演具有绘景写意与情感抒发特征的作品。

2.分组展示、评议。

 

说明:本环节是本课重点,目的在于通过创作与表演等活动加深学生对音乐两大审美功能的体验,同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拓展与总结

欣赏作品《荫中鸟》片断,师生共同归纳:

1.作曲家在绘景写意的作品中常常用音乐模拟自然界的音响,正因为这些“像什么”但又“不是什么”的音响效果赋予了音乐作品丰富的审美资源,给表演者和欣赏者留下了无限的创作和遐想空间。

2.绘景写意的最终目的是借景抒情。

说明:这个环节意图将前面所探讨的音乐的两个审美功能进行理论

上的拓展、归纳与提升。

 

 

 

 


 

结束语:这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音乐中的绘景写意与情感抒发”这一课题,相信大家对音乐的两大审美功能及常用的表现手法都有所感悟。我特别为大家感到高兴与自豪的是同学们出色的回答与精彩的创作表演,你们的表现让我了解到了同学们的天赋与能力。“欣赏音乐、感悟人生”,相信大家会从音乐中获得更多、更多……

四、课后记载

本课在“表演与创造”部分,学生分三大组即兴创作,表演具有绘景写意与情感抒发特征的作品。第一组创作了“日寇入侵——我军反击——凯旋阅兵”这一绘景写意的作品,由多名管乐队的学生用乐器即兴演奏,较好地再现了抗战的情景。第二组创作了一段长笛即兴独奏,带有较明显的思念、忧伤、哀怨的情绪,配上一名同学朗诵抒情诗“乡愁”,他们的表演感染了全班同学。第三组创编了一段载歌载舞的欢庆舞蹈,引得其他同学和老师都参与到欢乐的歌舞之中。作为教师的我,被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天赋和创造能力深深打动,至今兴奋不已。

 

 

点评

本节课紧紧环绕“音乐中的绘景写意和情感抒发”这两大审美特征设计、组织教学活动,以审美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较好地将“听、动、演、赏、创”五大音乐实践活动运用到高中音乐欣赏课中,试图通过多种经历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继而形成经验(理论知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先进理念。从课堂教学实况来看,在“表演与创造”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将歌唱、奏乐、舞蹈、朗诵等艺术表演形式综合运用到各小组创编的音乐片段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及较高的即兴创编能力。在拓展部分点出“绘景写意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借景抒情”这可谓是一种升华,实属点睛之笔。最后的课堂小结一反枯燥乏味的说教模式,而从老师的感受说起,既体现了师生的亲密情感与平等关系,又很好地激励了学生继续参与音乐学习的热情,值得推广。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