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欣赏教学设计《现代音乐与通俗音乐》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9 08:45:55

 

[教学流程]

 

  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参与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准备

    播放歌

曲《暗香》

 

    在歌声中步入教室,让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歌曲。

    吸引学生产生对话交流的愿望。激发、提升双方对话的兴趣,引出主题。

 

  导入

 

    提出问题

    产生疑问

由学生喜欢的音乐自然导入主题。

 

 

 

  第~阶段

 

    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束中国通俗歌曲产生的背景、地位及特点。

    l、介绍有关现代音乐和中国通俗歌曲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根源及时代特点。

 

    积极聆听感受音乐,并且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使用背景音乐,目的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歌曲轻快的旋律、生动的画面牢牢吸弓;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

   由于历史原因通俗歌曲被停滞30年。

 联系实际,说明历史原因。

 

    聆听

    联系实际,使学生更能理解。

 

 

第二阶段(第一时期)

 

    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港台流行歌曲的出现对大陆流行歌曲创作的影响。

    l、播放4首歌曲。2、分析“模仿热”对大陆流行歌曲创作的影响。3、把学生分成四组进行课前调查资料的

讨论总结。4、教师补充。

 

    1、跟音乐哼唱,并说出曲名。2、以组为单位,根据个人课前查找的资料,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同意见可以讨论。

    1、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师的角色转换。

    2、由学生自己通过网站、音像店等调查的结果进行阐述,教师适当补充,弓{导学生欣赏。

    3、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通过自学,让学生获取多元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及口头表达能力。

 

 

 

 

 

 

 

 

 

第三阶段

 

    90年代中期至今现代通俗歌曲的特点。

 

 

 

 

 

 

 

 

 

 l、共同探讨现代音乐的新现象,并作小结。

a、民歌新唱。(名歌新唱的目的?)

b、京剧味的通俗歌曲。(带领学生跟音乐演唱己学过的《唱脸谱》)

c、音乐剧。(看《猫》和《花木兰》的剧照并分析比较)

d、音乐评书。(播放传统评书和歌曲《东北人是活雷锋》并作比较)

    1、学生各抒己见:

    2、积极聆听思考问题,并作比较;

    3、通过演唱京剧唱段《唱脸谱》。

    4、对当今另类音乐现状及怎样选择音乐碟发表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拓宽学生音乐文化视

野。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地辨认鉴赏不同类别的流行歌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民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