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学年度第二学期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师:说得真好!老师看到你还带来一张照片,照片上是谁?
生:这是我和几个跳舞的小朋友,后面站着我们的指导老师。
师:你们表演的节目是什么?
生:节目叫<<好日子>>。
师:真不错!以后有机会给大家表演表演。好吗?谢谢你的介绍!
生2:小朋友们好!我叫兰X,我最喜欢我的小熊猫。
师:平常,你和小熊猫怎么玩呢?
生:小熊猫要睡觉的时候,我会抱着它,给它唱<<摇篮曲>>。
师:现在,我们就来试试,好吗?小朋友们也想唱歌,咱们就一起唱。
(生抱着小熊猫,大家一块唱<<摇篮曲>>。)
师:小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兰竹小朋友和我们班的小朋友们真会照顾小熊猫啊!
生3:我叫张XX,我的玩具会变。
师:你能变给我们看看吗?
(生组装变形玩具)
师:张小小有一双灵巧的小手,老师相信,这双小手今后可以做更大的事情。刚才小朋友都喜欢介绍自己的玩具,除了说这些,小朋友有没有在其他方面比较能干的?
生4:我叫董XX,我为大家拉二胡。
师:你准备为我们拉一段什么乐曲?
生:<<铃儿响叮当>>
师:让我们用掌声给她加油!
(生拉二胡)
师:能告诉我们,你学拉二胡多久了?
生:两个月发。
师:你真了不起!希望你继续努力,今后拉出更好听的乐曲。王老师还想知道你们在家里还喜欢干什么?
生5:我在家里最喜欢打电脑。
师:你平时怎么打电脑?
生:我喜欢打游戏。
师:老师也用电脑打过游戏,不过,平常老师会用电脑作很多有用的事情。希望小朋友们努力学习,用电脑作出更有用的事情。除了介绍我们的爱好,小朋友还可以介绍你的爸爸妈妈或者你喜欢的同学。
生6:我叫彭XX,今年7岁,我在重庆树人小学一年级7班读书。我的爸爸叫彭XX,是一位军人。我的妈妈叫马XX,是一位会计。妈妈对我很好,从不打我。
师:这是你画的画吗?画得可真好,难怪妈妈那么喜欢你。在咱们班里,有没有你喜欢的同学?
生:恭XX是我喜欢的同学。
师:为什么你喜欢他呢?
生:因为他喜欢帮助我。
师:你还记得他怎么帮助你的吗?
生:有一位大哥哥欺负我,他帮我把老师找来了。老师批评了大哥哥。
师:看到小朋友受到欺负,恭XX敢于帮助自己的朋友,作得真棒。我们和新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学习,大家相互帮助,互相关心,这才是真正的好伙伴!
师:刚才通过大家的介绍自我,也介绍自己的新朋友,让我们更加了解了班上的小朋友。接下来,老师教你们一个游戏,比比看谁认识的朋友多。
1、请两位小朋友上来,一个试着按座位顺序说出开学来,自己认识的班上同学名字,另一个帮助记数。被念出名字的小朋友站起来。
2、角色互换,由数数的同学叫名字,叫名字的同学帮助数数。看谁认识的同学多。
3、请同桌之间互相合作,比赛叫名字。
(抽两名小朋友到台上做游戏)
师:小朋友把你们都记住了,咱们应该怎么说呢?(生答:谢谢你,记住了我)
师:刚才这两位小朋友表现得真棒!小朋友们想试一试吗?我们和同座的小朋友一块比赛,比比谁认识的朋友多。
四、 结交新朋友
师:通过游戏,我发现我们有的朋友已经认识了许多的朋友了。但是,在我们班里一定还有你不熟悉的一些小朋友愿意和你交朋友,坐在后面听课的老师,也非常愿意和你交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这些新朋友呢?那好,就请小朋友把你们制作的名片和小礼物拿出来,送给你的新朋友。你们愿意吗?在认识新朋友的时候,老师希望小朋友做到:有礼貌;勇敢、大方地介绍自己;把名片双手送给对方;去和你的新朋友聊聊吧!
(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学生那着名片下位结交新朋友)
师:今天,我们通过自我介绍,找朋友,我们认识不少的新朋友。老师希望小朋友们能和你的新朋友一起学习、玩耍、劳动,学会相互关心、互相合作,成为真正的好伙伴,一起快乐幸福地成长!小朋友们,再见!
4、奶奶过生日
教学目标
1、知道要尊敬老人。
2、知道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3、养成敬老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了解老一辈人辛勤劳动、工作的情况。请
几位老人谈谈自己曾从事的劳动或工作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尊敬老人的具体做法;
教学难点
难点是培养敬重老人的品德和习惯。
教学过程
1、讲故事,引出课题。
讲《毛泽东敬老》的故事
2、看课文插图1。
让学生知道遇见熟悉的老人
要主动问好。教师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
3、看课文插图2。
让学生说说在家里有了好吃的食物,应该怎么办?为什么要先请老人吃?要使学生知道晚辈应该时时处处关心老人,使他们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4、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3、4,让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关心、
尊敬老人,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5、尊敬老人的情景表演。
6、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
平时要……
在学校要……
在家里要……
到公共场所要……
7、结束教学。
通知学生下一节课必须做的准备:
观察周围人进餐的情况。
有关资料
尊敬老人
敬老、爱老、养老,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斗争中形成的一种传统美德。我们党把这种传统加以改造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新的内容,使它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全国普遍开展爱老敬老活动,老年人生活上得到照顾i政治上受到尊重,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我国,正在逐步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为”。 目前,我国领取退休金的离退休职工已达1000多万人,国家每年支付退休金近80亿元。全国农村也有近百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这些人的经济收入基本上是稳定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是对无依无靠的老年人开展了国家和社会各种形式的福利事业的根本法律保证。中国老年人的收入和福利保障,国家除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外,还对老年退休职工继续实行公费医疗。并通过兴办福利院、老年康复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和鼓励集体兴办街道敬老院、厂矿敬老院、农村敬老院等社会福利措施,组织开展群众性的包护活动,建立孤老包护组、敬老服务站、敬老服务中心、基金会等自愿组织。发展群众性的福利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要。集体保证是解决无依无靠的老年人社会问题的巨大力量,群众性敬老活动在解决无依无靠的老年人社会问题上闪耀着共产主义的思想光辉。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建立了老龄问题委员会,专门解决老年人的社会问题,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老年医学、老年心理学、老年社会学等老年科学研究活动,已在全国各地开始展开。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活动和体育活动有了新的发展。宪法规定“禁止虐待老人”,虐待老人的行为受到社会谴责和应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