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二单元第5课第2框 新时代的劳动者 教学设计5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4-21 10:55:45

必修1第二单元第5课第2框 新时代的劳动者 教学设计

海口市实验中学  邝小博 

一、教学依据

1、课标要求: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2、教学内容:《新时代的劳动者》是高一年级《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题P41—P44页的内容。

3、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五课的结论课,在第二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学习了第一框《公司的经营》的基础上,这一框分析了劳动者如何就业、创业;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以及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也为学习第六课《投资的选择》打下坚实的基础。

4、学情分析:高一新生在学习品质、学习意志力方面相对较差,对初中与高中政治教学的差异性的适应能力还不强,对于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成为教师在备课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本课涉及的现实生活热点问题较多,学生较感兴趣,但这些问题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了解较少,因此理解本课内容有一定难度。针对这种情况,要善于整合教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能够主动参与课堂,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识记:劳动光荣、就业的意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维权的途径。

理解:正确认识劳动的权利与意义,理解正确就业观的内涵。

运用:如何择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择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提高学生维权能力。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国家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增强诚实劳动、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

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教学难点】

①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②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和程序。

【教法选择】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等。

【学法指导】

①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对当前就业形势有一个总体判断,从而自觉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②通过大量实例讨论,认识到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择业观。

【课前准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等,同时充分利用课外书籍和网络资源,查阅大量教学资料,精心选择、储备相关的事例和素材。

【课程资源】

教材、图片、动画片《劳动最光荣》、视频资料、课件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最近这段时间正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最忙碌的时候了,他们忙着做什么?生:找工作!师:确实如此。他们不断的奔波于各大人才招聘会场,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工作机会。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投影打出图片:拥挤的人才招聘现场),再过6年的时间,我们大多数同学也要走向人才市场去寻找工作了。我们作为未来的劳动者怎样才能顺利地实现就业?在择业的过程中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念?我们作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被侵犯,应该如何去维护?带着这些问题,我带领大家走进《新时代的劳动者》。

多媒体课件显示:课题“新时代的劳动者”

(进入新课)

师:说到劳动者,当然就离不开劳动。从幼儿园的时候,你们的老师就告诉你们从小就要热爱劳动,那我们先一起来回顾儿时的时光——(课件显示儿歌“劳动最光荣”的FLASH,欣赏歌曲)这是我们儿时就知道的,“劳动最光荣”,那么,请大家说说,为什么劳动最光荣呢?劳动有什么意义?

(课件显示“劳动的意义”标题,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生:……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归纳: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1、劳动与就业
(1)劳动的意义(多媒体课件展示)

①从个人角度:取得收入,获得生存的谋生手段。(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广大劳动者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中,从事各种各样的具体生产活动从而获得生存的基础。)

②从国家角度:劳动者分工虽然不同,但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应得到承认和尊重。

③从人类社会发展角度:劳动创造了历史,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对学生进行劳动光荣的思想教育,并教给学生三维分析法:由小到大或由部分到整体)。

师:既然我们知道劳动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劳动是光荣的,作为劳动者就要积极参加劳动,就业就是参加劳动的一种方式。我们为什么要就业呢?我们先来看看一个情景:

(多媒体课件展示)李师傅的烦恼之一——失业的烦恼

师:李师傅为什么要就业?

生:……(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用刚才的方法进行归纳如下,并用多媒体展示)

(2)就业的意义

首先,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从国家角度看,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劳动就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最后,从社会角度看,就业使得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师:既然就业这么重要,那李师傅为什么要叹气?

生:……

(展示相关材料,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发现问题)

图片一、二: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比较大;

图片三、四: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图片五: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师:问题已经揭示出来,那么,如何来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呢?

生:……

(教师引导,并用多媒体显示)

(3)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①对国家来说:

A、从根本上说要大力发展经济。(据统计,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即增加70万个就业机会。)

B、具体措施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支持人们就业和再就业,完善劳动力市场,创造、改善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条件与环境。

师: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要顺利实现就业,关键还是劳动者自身,劳动者自己应该怎么做呢?

生: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