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复习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高一政治教案
《经济生活》复习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一、课标要求
1.识记 ★
(1)影响价格的因素。 (2)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含义。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4)劳动生产率的含义。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6)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
2.理解 ★★
(1)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4)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3.运用 ★★★
(1)联系生活中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分析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并说明价格变动对企业的供给量和消
费者的需求量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2)联系生活实际,分析价值规律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考点整合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P11-12:
(1)供求关系与价格是相互制约
巧记方法:供求影响价格——供大价低,供小价高(相反);
价格影响供求——价高供大,价低供小(一致)。
(2)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含义P12。★(对谁有利就是谁的市场)
卖方市场:是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握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物以稀为贵)
买方市场:是由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货多不值钱)
2、价值决定价格 P13
从根本上讲,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二者成正比。 巧记方法: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这样形成的价格,既反映商品价值,又反映商品的供求状况,对消费者生活和企业的生产都具有灵敏的引导作用,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例1】(05年冀、豫等,4)最近三四年间,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暴涨,主要原因在于( )
①运输成本增加 ②垄断的加强 ③供需关系的改变 ④炼油工业的大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例2】(04全国春季,28)商品价格决定于()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B.供求关系,但受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影响
C.个别劳动时间,但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D.供求关系,但受到使用价值的影响
【例3】(2004年广东、广西,35)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部分生产资料(如钢铁等)的价格上涨,但是,今年国内空调生产企业仍然出现了新一轮的降价大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根据有关机构预计,现有300多家空调生产企业有200余家可能倒闭。用所学的经济学常识回答:
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没有引起空调价格的上涨?
(二)商品价值量及其有关的概念
1、商品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的含义
商品价值量通常指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总量 =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 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P13
(1)劳动时间又分为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及其理解——P1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某种商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每个商品生产者都具有重要意义。---P13
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P14:★★
(1)明确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及分类。★
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它又分两类:一类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即个别企业或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另一类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即某个行业或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此,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减少。
【例4】〔05 年 广东综合,13〕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人是() A.30元 B. 60元 C. 90元 D. 120元
【例5】(05上海15)“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常被用来形容过去的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B.大众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C.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D.商品市场日益繁荣
(三)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存在条件。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存在并发挥作用,违背价值规律就要受到惩罚。它既存在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也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所以,价值规律包括商品生产的规律和商品交换的规律两部分内容,两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
3、对“等价交换原则”的理解:
第一,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等价交换,是指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相等的交换。等价交换的原因:因为商品交换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劳动的交换,只有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才能公平合理,互利互惠,商品交换才能长期进行下去,否则商品交换就要中断。
第二,等价交换在货币产生前表现为价值量相等的两种商品的直接交换,在货币产生后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
第三,等价交换作为长期趋势而存在,而是从商品交换的总体趋势和本质上说的,主要是存在于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而不是指每一次交换都是等价的。这说明,等价交换原则是在多次的交换中动态地实现的。
4、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例6】(2002年春季全国,22,不定项)价值规律要求的等价交换是指( )
A.每一次具体的交换过程都是等价交换 B.等价交换的实现有赖于价格依据供求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等价交换应当理解为商品交换过程的总趋势 D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绝大多数是符合等价交换,只有少数是不等价交换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