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文化与经济、政治》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一政治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特点,感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探究,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悟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紧密联系,感受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增进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高考展望】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属于考查的重点内容。结合2008年奥运会、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事例,常以主观题形式考查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课前阅读,完成以下练习】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其中,( )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 ),一定的文化( )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2、文化有其自身的( )和( )。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
3、在现代社会,文化与经济( ):在经济发展中,( )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 )、培养各种( )、提高( )越来越重要。( )、( )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4、文化与政治(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 );世界范围内反对( )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5、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 ),越来越成为( )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 ),为经济建设提供( )、( )和( )。
【课前阅读后总结本框要点】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 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2) 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2、文化与综合国力: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各国都在努力提高文化软实力。
【重点问题探究】
1、材料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改革开放30年综合国力的充分体现。没有改革开放积累起来的经济实力,中国无法以国际一流水平的硬件举办如此规模的国际盛会。奥运场馆建设投资约130亿元,奥运会运行资金投入20多亿美元;近7年间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800亿元,超过197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3。
材料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的充分体现。在筹办和举办的过程中,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发挥体制优势,统筹协调,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做好各项工作,形成了万众一心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良好局面。
材料三:在筹备和举办的过程中,北京奥运会形成了“五种精神”: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这些精神保证了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必将促进全国人民今后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材料四:奥运会的召开,可视作中国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而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奥运会使全世界第一次如此集中地聚焦中国,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将会因此扩大,这对中国经济的长远促进作用无法估量。
四则材料中可以看出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我的记录: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