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生活·政治课 ——《存款储蓄 利国利民》教学后记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8-07 21:16:45

电影·生活·政治课

        ——《存款储蓄 利国利民》教学后记

 

由于社会偏见和高考指挥棒的共同作用,高中政治课在理科班的处境着实非常尴尬:学校不重视、主课老师另眼看、学生无心学,临近会考“抱佛脚”、“pass万岁,多考一分浪费”!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政治课老师的我们,该如何是好?想方设法丰富课堂的内容、变换课堂的形式,唤回学生学习的热情,是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偶尔地让一些一些学生普遍喜爱又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的通俗文艺走进课堂,让学生欣赏、思考、分析甚至进行再创作,是值得尝试的方式之一。本人在参加教坛新秀评比上课时,将电影《天下无贼》引入到《存款储蓄 利国利民》一框的课堂教学,就非常受学生的欢迎,而且教学效果也相当不错。

一、借电影展现生活——激趣导入

万事开头难,为了设计一个别出心裁、引人入胜又有实际效用的导入,本人和同组几位老师真是费了不少心思。复习旧课,承上启下?太平板无味。彩票中奖、设计投资方案?学生会有一定的兴趣,但又可能引起过度兴奋而把话题扯远。现金藏墙洞,毁损不能用?应该比较切题,可是缺少形象直观的感性题材。怎样既新颖又实用?后来想到了2005年的贺岁电影《天下无贼》。于是,安排了这样一个导入过程:

课间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天下无贼》的片段(小伙子傻跟随身带着打工五年挣下的六万元钞票乘火车回家准备盖房子、娶媳妇,被盗贼们盯上,正遭遇着一段“危险之旅”)。对此,有一部分以前看过电影的学生早已津津乐道,兴趣盎然;原来没看过影片的同学也一下子被电影吸引,并很快知道了其梗概。上课铃一响,影片暂停。我说:“傻根和他的六万元元钱虽然最后分文未少地到了家,可那段经历实在是让人心有余悸。请思考问题1:傻根的六万元钱还可以怎样更方便、更安全地到家?有的学生说可以通过邮局汇款;有的说可以将钱存入银行,带存折回家乡银行支取;有的说可以做信用卡;还有的学生说可以让家里人先在老家的银行开个户,告知帐号,傻根就可以直接把钱存入自家的帐户,就象我们把学费存到学校的帐户一样,那就连存折都不用带了。至此,学生的思维已被充分激活,并基本上进入了正题。这时我顺势略加引导,很自然地就引出了课题——《存款储蓄 利国利民》,而且还为后面的讨论分析预设了非常有用的情景。

二、把生活融入电影——层层深化

学生浏览教材,简要分析了储蓄的含义之后,接着以影片内容为话题,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以问题牵引思维,把生活中的经济常识巧妙地融入影片,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又通俗易懂。

1、关于存款储蓄的基本种类及特点问题。

设计思考2:如果存款,傻根的这笔钱怎样存法比较合适、合算?有什么理由?快速阅读教材和小组议论后,第一组学生说:“如果马上要用来盖房子、娶媳妇的话,应该存活期,随时可以取用,最方便。”第二组学生说:“盖房子和娶媳妇不可能同时进行的,应该把马上要用来盖房子的那一部分存活期,以方便使用,其余部分可以先存一年的定期,供结婚时使用。因为毕竟活期储蓄的利息率太低了,而定期储蓄的利率则相对比较高。就算要提前使用,也是可以提前支取的麻!”还有一组学生说:“要是当时傻根就把每个月的收入用零存整取的形式存起来,到现在他应该已经得到一大笔利息收入了呢,而且省了长期藏钱的麻烦。”期间,我只顺便地略加穿插和点拨,关于存款储蓄的基本种类、特点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的条件等问题就非常明确了。

2、关于我国对公民存款储蓄的原则问题。

首先问:为什么傻根等一些人总喜欢自己亲手藏、亲身带,也不愿把钱存入银行?(很大程度上是观念问题,总觉得钱放在自己身边、拽在自己手里,心里才踏实,否则心里不安。)接着抛出思考3:人们在银行的存款的权益究竟有没有可靠的保障呢?回答显然是肯定的。引导学生分析:不但因为银行是信用机构,有很高的信用度;还因为我们国家对公民的存款储蓄实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保护性政策和原则。对于原则的内容,“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是直观易懂的,不须多讲,主要通过案例、结合法律和储蓄实名制的有关规定讲明“为储户保密”的含义和意义就可以了。

3、关于存款储蓄的作用这一重点的教学。

教材是按照“利国——利民”的顺序讲述存款储蓄的作用的。但是既然讲的是“公民”的“自愿”的存款储蓄,笔者认为还不如首先分析存款者个人的目的即存款对个人的意义,然后再推广到对国家、社会的作用更符合生活逻辑,更自然顺畅。为此,本人对存款储蓄三方面作用的教学顺序进行了重新设计:将第三点提前,把第一、二两点置后,用三个思考题逐步将学生的思维从电影引回到现实生活中,进行更理性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实现对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先抛出思考题4:与“吃光用光”相比,傻根积钱、存钱有什么意义?学生说:“可以盖新房、娶媳妇喽!”“也可以为将来抚养小孩、防病、养老做一些储备”“还可以获得利息收入,让大钱生小钱”……归纳:居民积钱、存钱起码说明他们的生活消费不是奢侈挥霍、随意浪费的,而是有比较明确的目标、计划的,是比较健康、文明的。得出作用(1)存款储蓄有利于公民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再出示思考题5:众多居民的余钱存入银行后,银行会怎么处理那些钱?会产生什么作用?经过短暂讨论,学生答到:银行肯定会把大部分钱贷款给企业,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银行也会把一部分钱贷款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也有利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有利于人们改善生活;消费信贷还有利于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归纳:通过存款储蓄可以使“小钱”变“大钱”,使“闲钱”变“活钱”,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可见存款储蓄不仅是公民生活上合理消费的需要,也是国家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得出作用(2)存款储蓄可以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

既然存款储蓄既利国又利民,那么是否越积极越好呢?思考题6(讨论):如果大家都省吃俭用舍不得花,把所有余钱都存入银行,将会产生什么后果?讨论后学生主要说到了:个人方面——直接影响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银行方面——存者太多、贷者太少会造成经营困难;对社会——造成消费萎缩,市场供大于求,企业商品滞销,经济效益低下,导致国民经济增长缓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一步步推导、归纳出:存款储蓄既不能太少,也并非越多越多越好,存款储蓄必须适度,只有适度的存款储蓄,才能真正发挥既利国又利民的积极作用。接着问:怎样才算“适度”?引导学生回忆上册知识,寻找客观依据——货币流通规律;怎样才能维持这个“度”?启发学生联系市场经济的“两只手”——必须把市场自发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不但需要公民自觉地根据自家的实际收入和生活计划合理地参加储蓄,而且更需要国家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引导、调节居民的储蓄。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利息率政策,即通常说的“利率杠杆”(当经济过热时……经济萎缩时……)。最后归纳出作用(3)存款储蓄可以调节市场货币流通。

通过影片情景与现实生活的有机链接和思考分析,学生的思维逐步由感性走向理性,对储蓄问题的认识由零散、肤浅到更加系统、深刻。

三、试将电影改编——创新提升

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接受快,是现代中学生的特点也是他们的优点。能否巧妙地把握和利用这一特点,直接关系到学生上课的状态和效果。影视是学生普遍比较喜爱的大众文艺形式,它凭借强烈的音画效果,能直观、形象、生动又艺术性地反映社会生活,又留藏着无限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欣赏、思考之余,尝试着对影片进行一定的再创作(如续写、改编),学生一定会感到新奇又富有挑战。

本节课中,电影《天下无贼》就多次被用来进行了处理。主课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的需要结合影片的话题设计的一系列思考题,让学生在思考、探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相当于对影片进行了局部性的改编。此间,学生的注意力被牢牢地吸引,思维的潜能得到充分的调动,不但使知识得以掌握,思维、交流、表达能力得到训练,而且有利于他们自觉地意识到树立必要的储蓄观念的重要性,从而使课堂教学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全面地实现。

最后,虽然主课内容的教学已经完成,但学生对于电影的话题似乎还意犹未尽。于是,我设置了一个开放式问题:假如当时的傻根像我们一样懂得一些银行和储蓄方面的知识,那他的那次回家之旅一定会少一分沉重和危险而多一分轻松和美好,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天下无贼》的新版本将会是怎样的一段故事呢?此时,虽然下课铃声响了,学生却并不像平时那样急着离座……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