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四单元第10课第一框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4-22 09:49:21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设计

学科:政治

学段:高中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级:高二

课题:必修3第四单元第10课第一框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作者:三亚市第一中学  温廷妮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设计

三亚市第一中学  温廷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懂得道德的时代性,知道道德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了解我国传统美德在当前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知道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知道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性,知道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以及中华传统美德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正确评价中华传统道德,能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所形成的道德传统进行批判性分析,

发扬其中的传统美德,并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自觉抵制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观念的侵袭,成为一个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公民。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教学重点】: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及计算机网络

【课时安排】:1课时

【新课教学】: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板书)

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展示"5.12"汶川地震救援相关视频

师:请同学们思考,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汶川地震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但在这次大灾难中所奋发出来的高尚品格、精神,却让我们重新看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抗震救灾英雄都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高尚的思想道德,他们身上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辉。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那么同学们想一下,哪一些内容应该属于思想道德建设的范畴?

学生讨论发言

(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板书)--是什么

1、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3、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师: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尤其是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我们更应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那么,具体来说,我们为什么要在全社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下面我们看本节课的第二个问题

(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的原因(板书)--为什么

展示图片:1、中国人在旅游过程中的一些不文明现象。

2、在抗击暴风雪和抗震救灾中的一些感人的图片

让学生谈一下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

教师跟学生一块归纳--

1、实现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需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点拨:"专家点评"阐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集体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

今天,我们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呢?

(三)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板书)--怎么办

1、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性

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没的基础性工程。

2、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要求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师:为什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举例说明,比如"三鹿奶粉"事件。

学生讨论回答(略)

归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道德观念。与此同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也利用市场经济的弱点,侵蚀人们的思想、败坏人们的道德。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容。其中,特别要强调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师: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是什么?(请大家结合教材回答)

学生: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也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今天我们应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这是人人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课后作业】1、学了这一节课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触?从今天开始你准备如何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2、搜集图片:校园里面的文明和不文明现象,准备下节课展示。

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在设计理念上比较重视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逻辑性比较强,遵循了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内容;从内容上看运用了一些时代性比较强的材料,如抗震救灾、三鹿奶粉事件等,体现了政治课教学时代性的特征;在教学的过程中步步设置问题,抛给学生去思考回答,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授课的过程中始终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充分体现了我们政治课的思想教育功能;在课后作业设置中让学生自己搜集校园里的图片以及谈自己的感想,又充分体现了新课改注重生活教育的理念。但由于本节课理论性比较强,在学生自主探究这一块体现的不是特别突出,一般是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这是本节课设计需要改进的地方。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