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时钟》
设计思路:
《认识时钟》这个活动我分为两个课时来上,第一课时,主要是初步认识钟面,了解时针、分针及它们的运转规律,难点是认识整点。第二课时是巩固整点,认识半点,以及游戏活动。此次活动是第一课时。活动中,我主要通过让幼儿自己自主观察、猜想、操作、探究了解新知,理解内化。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与别人的交流、合作的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钟面的结构,认识1—12个数字在钟面上的排列,认识时针、分针,知道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2、认识整点。
3、培养幼儿的观察、发现、动手操作等能力。
4、教育幼儿珍惜时间,养成好的作息习惯。
活动重点:
认识钟面的结构
活动难点:
认识整点
活动准备:
模拟参观钟表店情境;手偶小猪;大钟面;幼儿人手一个小钟面;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诱发兴趣。
事先在教室的四周摆上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钟
1、出示小猪手偶: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一家钟表店的老板(小猪嘟嘟),它的店里有许多漂亮的钟,现在它要邀请小朋友去参观它的钟表店。
2、小朋友离开位置,模拟参观钟表店。
3、参观后回到位置,师提问:刚才,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钟?
二、自主探究,认识钟面。
1、自主观察,小组合作学习
1)小朋友拿出学具钟面,仔细观察,看看你发现了钟面上有些什么?
2)和小组里的好伙伴说一说,分享你的发现。
2、汇报发现,简单认识钟面。
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发现钟面上有些什么?
根据幼儿的回答,归纳为数字宝宝1—12、刻度、两根指针、
1)认识1-12:师右一起指着钟面从1数到12,让。幼儿说说,这些数字的排列顺序,知道1—12是按照顺时针排列的,正上方是12,正下方是6,正左方是9,正右方是3
2) 认识时针和分针:这两根针长得一样吗?(幼儿观察后:长短不一样,粗细也不一样)指导幼儿认识长得胖、长得矮的是时针,长得瘦、长得高是分针。
3、动手操作,发现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
猜想:孩子们,时钟和分针它们一个胖,一个瘦,一个高,一个矮,你猜猜看,它们俩谁跑得快呢?
(让幼儿自由地猜想,教师并不肯定,也不否认谁的猜想)
好,让我们一起动手,验证我们的猜想。
1)请每位幼儿动手操作钟面学具,让时针和分针在同一起跑线上,如同在12上,模拟时针和分针赛跑的情境,按顺时针方向旋动钟面后面的按钮,转一个圈,看谁先回到起跑线上。
2)让幼儿回答:刚才你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3)验证结果:教师操作大钟面,幼儿观看。
(此环节教师的操作有意的把起跑线定在数字12上,走完一圈后,时钟指向1,分针指向12,表示1点,为下面幼儿认识整点奠定基础)
4)小结得出结论:分钟走一圈,时钟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三、寻找规律,认识整点。
1、教师继续拿出刚才操作的钟面:分针的腿又长又细它跑得可快了,它跑了一圈,时针才跑了一格,孩子们,你们看,当时钟指向数字1,分针指向数字12时,表示几点呢?(表示1点)
2、教师继续操作钟面:好,我们再转动他们俩,又转了一圈,现在,时针指向几?分针指向几?表示几点呢?(时针指向2,分针指向12,表示2点)
3、幼儿自主操作,分别拨出3点,6点,8点,10点,12点。
(幼儿拨12点时有困难,教师巡视指导中,可引导幼儿从11点开始拨,从而让幼儿指导12点时,分针和时针重合在一起,指向12)
4、师幼总结:当时针指向数字几,分针指向数字12时,就是几点。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数字12就是12点。
5、巩固练习,教育幼儿珍惜时间。
1)出示图片:小兔咪咪一天生活的几个片段,请幼儿观察小兔咪咪几点钟,在干什么?
2)请幼儿说说,几点钟,小猪嘟嘟在干什么?(早晨7点起床;8点上幼儿园;12点午睡;晚上6点看动画片,9点睡觉)
3)教育幼儿时间的珍贵,应该珍惜时间,安排好每一天。
四、拓展延伸,师幼互动。
1、每位幼儿拿着钟面,请听课的客人老师出题,幼儿拨出时间。
2、提供制作钟的材料,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小闹钟。
活动点评:
没有矫揉做作,没有胡里花哨,朴实无华,源于生活。整个活动,教者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大胆的放手,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权。实践出真知,所有的结论,不是教者机械的说教,强加给幼儿的,都是幼儿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动手做一做,猜一猜,自主的探究、实践、验证出来的。教者还大胆的尝试开展小组学习,让幼儿在小组里与同伴交流,这是可喜的一步,为幼儿上小学奠定了基础。整个活动,结构完整,重难点得到了突破,虽是极为普通的课题,但也星星点点闪烁着光芒。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