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三下
中心小学 杨荣华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纸片、铝片、布片、泡沫块、水等能不能吸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
1、磁铁;回形针、铁钉、小钢珠、铁垫圈、订书钉,铜钥匙、铝片、白片、泡沫块、竹棍;1元的钢币一枚、5角的铜币、钢芯镀黄铜币各一枚、两种材质的一角硬币各一枚;红、绿卡纸各一张。
2、茶叶筒、白铜与铁钥匙各一个;玻璃杯、水一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大家认识了磁铁,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来研究磁铁(板书:磁铁)
2、杨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块磁铁和一些实验材料,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实验材料,请组长打开桌面上的信封,拿出材料,看看都有些什么?
3、请一位同学介绍实验材料的名称。(其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钥匙是铜的,铝片是铝的,瓶盖是橡胶的)
二、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1、提出研究问题:你们认为这些材料,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被磁铁吸引?(要求:先猜测,把你认为能被磁铁吸引的放在一边,把你认为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放在另一边。)
2、每个小组都很认真地完成了任务。你们对自己的分类有信心吗?(有),有十足的把握吗?(?)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测是对还是错?(用磁铁做实验!)
3、实验提示(课件):
(1)要求一样一样检测,每样测试2次。
(2)发现猜测错误,重新摆放。及时更正,最好稍微离开一点,以便于我们不会忘记曾经发生的错误;)
(3)小组讨论:能被磁铁吸引的材料有什么共同特点?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材料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4、分组检测;教师巡回。
5、汇报交流。
(检测的结果与原来的猜测完全一致吗?完全一致的举手;你们组哪个材料不一致?预测认为?检测发现?你们更相信哪个结论?是啊,检测就是比预测更准确、更科学!)
6、归纳小结:磁铁可以吸引铁一类的材料。我们把磁铁能吸铁的性质叫磁性。(板书:有磁性)
三、硬币是钢铁材料做成的吗?
1、引言:生活中,有时我们用肉眼很难判断某一个物体到底是不是铁制的,如硬币(老师要求学生打开信封,先用肉眼辨别这些硬币是不是含有铁的成分,猜一猜)
2、取硬币,进行猜测。
3、实验验证。
4、小结。
5、教师介绍补充资料。
人民币硬币造币材料的介绍:
一元硬币:钢芯镀镍
五角硬币:2002年以前是铜锌合金
新版的是钢芯镀黄铜
一角硬币:2005年以前是铝
新版的是不锈钢
聚焦“5角硬币新版的是钢芯镀黄铜。”
6、再次判断:这里两个钥匙,你能看出它们是不是铁制品吗?(教师检验)还有这个茶叶罐,它是铁制品吗?(学生检测)。
7、承上启下:新版的五角硬币,钢芯外面镀着黄铜,难道磁铁能隔着黄铜吸到里面的钢铁?(板书:磁铁能隔着 物体吸铁?)
四、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1、实验提示。
2、学生自主探究。
3、汇报交流。(结合隔着泡沫不能引导,补充“一些”)(板书)
4、课本上有两个小朋友在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磁铁隔着水能吸铁吗?(引导看书)我们也想个办法做个实验试试?说想法,一生上台,实验演示。
五、指导课外探究
课后大家可以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继续去研究,但是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物品都可以用磁铁去检验,比如:手表、电脑、照相机、电视机屏幕等精密设备,磁铁的磁性会影响它们工作的环境,磁铁靠近这些设备,可能会造成损害。磁铁还会导电,不能用磁铁接触带电的开关、插座、电线等物体!
板书:
磁铁有磁性
磁铁能吸铁。
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