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流逝》教学设计 五年级.doc
指 导 思 想 与 理 论 依 据 |
指导思想: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方法、积累丰富的科学探究实践体验与能力,最后还要熏陶他们科学的态度即“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 理论依据:《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孩子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在教学实施中,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地进行,如某些课侧重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和预测的训练,某些课则侧重在制定计划和搜集信息的训练。不必拘泥于每次活动必须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掌握。”《时间在流逝》一课的教学,我将目标定位于“悉心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 |
教 学 背 景 分 析 |
本课为教科版五下第二单元“时间”单元的起始课。课文共两页,分三个部分:“现在几点了”“1分钟有多长”“过去多长时间了”。研究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时间的存在,利用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这课内容显得简单。关于时间的学习内容,学生在思品课、数学课中都有所接触,虽然侧重点各不相同,但都有类似的体验及思想教育内容。因此我努力在设计中强化、细化对时间的估算、体验的环节,以便让学生对时间有新的、不同的体验,上出科学课的味道。 |
教 学 目 标 |
1、 科学概念:“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钟表是现代人们用于计量时间的常用工具,秒针转动一圈为一分钟,分针转动一圈为一小时……;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的。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测时间。 2、 过程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自然现象估计时间,经历运用各种方法感受时间长短的活动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我们要珍惜时间。 |
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 |
1、 教学重点:感知1 分钟时间的长短,感悟时间的流逝。 2、教学难点:经历从模糊估时到较准确估时的探究过程,积累方法提高估时的能力。 |
教 学 准 备 |
1. 教师准备:课件,秒表,钟,皮球,每个小组一张一分钟的体验记录表,学生每人一张“我与时间来一场比赛”的体验活动表。 2. 学生准备:铅笔,跳绳。 |
教 学 流 程 示 意 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