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透镜》教学设计 苏教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3-14 10:16:52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P233.研究透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应用;

3、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透镜对光的偏折现象;

2、尝试制作望远镜。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2、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难点:制作简易望远镜。

预期学习成果

1、知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

2、能通过研究,概括出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的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

3、通过制作简易望远镜,能提出更多可自己研究的有关透镜的问题。

教学准备:

1、实验材料:各类型的凸透镜,玻璃水杯,滴管、蜡烛,火柴,纸屏,支架,布卷尺,记录纸。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仔细看过放在水中的铅笔吗?(提供原材料,让学生进行实验活动、观察现象)

    2、问:水中的铅笔看起来怎样了?在什么地方弯了?为什么?(让学生研究、讨论,尝试解释)

3、小结(出示):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二、研究水滴、水杯对物体的放大现象。

研究活动:桌上有一张画报,你能利用桌上的材料,将报上的字放大吗?(材料:画报、滴管、玻璃杯)

1、让学生思考,操作:怎样才能放大?

为什么会放大?

2、小结:水、玻璃杯有着放大镜的作用。

 

三、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1、实践活动:(出示凸透镜和凹透镜)让学生自己研究:有什么特点?

2、问:它们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是相同的?

3、小组摸一摸、看一看,讨论。

4、小结:(边回答边投影)

名称

不同点

相同点

凸透镜

中央厚边缘薄

透明

凹透镜

中央薄边缘厚

 

 

 

5、说一说:哪些地方使用了凸透镜?哪些地方使用了凹透镜?

 

四、研究透镜对光的偏折现象。

探究活动一:透过镜片观察物体,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1、小组实践活动:透过不同的镜片观察物体,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组讨论:凸透镜和凹透镜有什么作用?

3、汇报、小结(出示):凸透镜有放大作用

                      凹透镜有缩小作用

 

探究活动二:让阳光透过镜片,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1、小组实践活动:让镜面与光线垂直,调节镜片与纸的距离,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2、小组讨论:凸透镜和凹透镜有什么作用?

3汇报、小结(出示):凸透镜可以聚光

                      凹透镜可以使光发散

4、试一试:用凸透镜点燃火柴。

 

探究活动三:把凸透镜对着窗户,两种透镜的成像特点。

1、小组实践活动:把凸透镜对着窗户,在凸透镜后面放上一张纸屏,调节镜片与白纸的距离,观察两种透镜的成像情况。

2小组讨论:凸透镜和凹透镜有什么作用?

3汇报、小结(出示):凸透镜可以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

                      凹透镜不能成像

4、提示:不能用放大镜看太阳,以防灼伤眼睛。

 

探究活动四:填写活动记录并展示。

 

探究活动五:透镜可以运用在哪些方面?(相机、投影仪、近视镜、老花镜等)

五、自制望远镜

1、试一试:将凹透镜和凸透镜组合在一起,观察外面的景物,有何发现?

2、参考P25,研究望远镜的结构,制作一个望远镜需要哪些材料?

3、分组活动:(出示材料)参考P25,自制一个简易望远镜并比一比。

 

六、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七、课外作业:1、在蜡烛和纸屏间移动凸透镜,观察成像情况。

              2、试在阳光下用凸透镜点燃火柴。

              3、研究:把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放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情况?………………………………【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