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水的变化与热的传递 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doc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材简析:《水的变化与热的传递》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五课。教材共两页,分为“冰融化了”、“水蒸发了”和“让水和水蒸气放出热”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研究冰融化时的吸热现象。第二个活动是观察水蒸发时的吸热现象。第三个活动是观察水和水蒸气放热发生的状态变化。最后,课文通过画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示意图来总结课文的内容。
教学目的:
1、知道冰融化、水蒸发要吸收热量,水结冰、水蒸气变成霜要放出热量。认识水的三态变化是一个能量传递的过程。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根据科学事实进行解释的能力。
3、巩固用温度计进行定量观测的技能。
教学重点:知道水的三态变化与热量传递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并存。
教学准备:烧杯(杯子)、塑料试管、纱布、盐、深色饮料罐、温水、冷水、冰。
千姿百态的冰、霜、雪、雨等表现水的形态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在自然界中,水是千姿百态的。
播放影像资料:世界上千姿百态的水。如:大海中美丽的浪花、天空中的白云、温泉上的热气、巨大的冰山等。
水在自然界有哪三种不同的状态?是什么在改变着水的状态?
二、探究过程
1、研究冰融化与热量的关系
(1)谈话:
把冰块捧在手上让冰慢慢融化掉,你们谁有过这样的经历?谈谈当时你们的手有什么感觉?手上的热量到哪里去了?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
(2)讲解实验方法和要求。
(3)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的变化。
(4)汇报现象,进行解释:
在冰融化的过程中,水温怎样变化?冰融化成水和热量有什么关系?
(5)提问:
在炎热的夏天,用什么方法使冰不融化成水呢?这利用了什么道理?
2、研究水蒸发与热量的关系
(1)谈话:
晾晒的湿衣服会慢慢变干,地上的水迹也会慢慢不见,这些现象是水的蒸发现象。猜想一下水蒸发和热量有什么关系呢?怎样用实验来研究呢?
(2)讲解实验方法。
(3)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的变化。
(4)汇报现象,进行解释。
温度下降是什么引起的?水的蒸发和热量有什么关系?
(5)解释:
联想我们做过的用纸盒烧水的实验,说说纸盒不会燃烧的秘密在哪里。
3、让水和水蒸气放出热量
(1)谈话:
冰融化和水蒸发的过程都要吸收热量,反过来让水和水蒸气放出热量会怎样呢?怎样做才能让水和水蒸气放出热量?
(我们可以制作一个很冷的环境使水和水蒸气放出热量,因为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