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节新生命的诞生(二)教案(科学浙教版七下).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4-09 10:01:3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2)初步了解胚胎发育各阶段的大致情况。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

4)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得到正确结论的能力。

2、情感目标  

1)通过介绍母亲十月怀胎并分娩诞生新生命的过程,使学生体验生命的珍贵

和母亲的伟大。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教学过程

一、胚胎在子宫内的发育

[引入]:我们已经知道生命始于受精卵,那么从受精卵到一个婴儿我们又有什么疑问呢?

[学生提问]:婴儿在妈妈肚皮内要不要呼吸?要不要吃东西?如果要吃东西,他是怎样吃东西的,?小孩生出来的时候为什么要哭?婴儿身上为什么有血,是不是医生把他的皮弄破了?妈妈肚皮内的小孩是怎样形成的?

[图片展示]:胚胎在子宫内发育的图片及胎盘的放大图片。

[讲解]:胚胎在子宫内膜上着床后,子宫内膜上形成了胎盘,胎盘连着母体,也通过脐带连着胎儿,这样一来母体与胎儿之间有了中间环节:胎盘与脐带。那么有了中间环节有什么用呢?请同学看胎盘的放大图,胎盘中有丰富的血管,既有母亲的血管又有胎儿的血管,但两者的血管是互不相通的,只不过母亲血管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能通过一番交换钻进到胎儿的血管,沿着脐带进入到胎儿的体内。同样胎儿体内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会通过一番交换钻进到母亲的血管,最后通过母亲的排泄系统排出体外。从中我们能够看出通过胎盘和脐带实现了胎儿与母体之间的物质交换。母亲吃进去的药物也通过这样的途径进入胎儿的体内,进而影响胎儿,严重的话可能引起婴儿的残疾。

[展示]:教师取出我们用的麝香膏,上面写着孕妇慎用。

[讨论]:有些药品的说明书上往往写着:“孕妇慎用”、“孕妇禁用”、这是为什么呢?

[提问]:那么母亲吃进去的药物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进入婴儿的体内?

[讲解]:母亲吃进去的药溶解在自己的血液内,通过胎盘,胎盘中有丰富的血管,既有母亲的血管又有胎儿的血管,但两者的血管是互不相通的,只不过母亲血管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能通过一番交换钻进到胎儿的血管,沿着脐带进入到胎儿的体内。进入婴儿的血液内。

[提问]:胎儿得到营养物质后,在母亲的子宫内又是如何发育的呢?

[演示]:带有解说词的胎儿第一个月到第九个月的图片。

[学生观看并体会]

二、分娩于养育

[提问]:到第九个月末,胎儿将与我们见面,那么胎儿又是怎样从母体内娩出的呢?

[演示]1、母亲分娩过程图片。

2、刚被医生剪断脐带的婴儿图。(并讲清大约十来天,这一小截脐带会干枯并结疤——就是我们现在的肚脐眼。

其实受精开始到胎儿的娩出需要长长的280天,特别是到了后期,母亲要负担着6——7斤重的胎儿进行生活、工作,那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好不容易盼到了分娩,母亲又要忍受十几个小时的撕心裂肺的疼痛。有的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才生下了小孩。可见,母亲孕育生命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我建议:以后你过生日的时候,应先切一块大蛋糕给妈妈吃,感谢妈妈历经千辛万苦把你带到了人间。

[提出问题]:婴儿刚出生时为什么要大哭?

[小组讨论]:讨论并请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预测学生的回答:有可能认为:婴儿刚出生时感到冷,所以大哭。有可能认为婴儿刚出生时听到医生拨弄器械的声音吓坏了才大哭。有可能认为婴儿刚出生被医生弄痛了所以大哭。有可能认为:可能为了呼吸等等。

[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确切的结论:医生剪断脐带的瞬间,其实就切断了婴儿氧气的来源,婴儿大哭其实是为了启动自己自主的呼吸。

课后小结

了解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途径。

初步了解胚胎发育各阶段的大致情况。

巩固练习

1、人们常说的“十月怀胎”的月指的是(  )

A.31天  B.30天  C.29天   D.28

2、植入子宫前的早期胚胎发育需要的营养来自        ,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需要的营养来自于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