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四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一)教案(科学浙教版七下).doc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有性生殖的特点。
(2)了解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3)理解动物的有性生殖。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动物的两大类生殖方式。
2、动物有性生殖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动物的生命周期
动物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动物新老个体间的更替。新个体是通过动物的生殖产生的,而成年个体在死亡前,能产生新个体,以保证种族的延续。
二、动物在生殖方式
1、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形式,称为有性生殖。
2、不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直接由一个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形式。称为无性生殖。
三、动物的有性生殖
[分组讨论]:哪些动物能够进行有性生殖?
——鸡、鸭、猪、猫、人等。
[师生讨论]:它们的有性生殖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动物有性生殖的多样性。
(1)受精方式的不同:
体外受精的有:鱼类、两栖类等。
体内受精的有:昆虫、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
(2)胚胎发育方式的不同:
胎生的动物有:哺乳类。
卵生的动物有: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
卵胎生的动物很少,如:鲨、蝮蛇等。
胎生、卵生、卵胎生动物的区别:
发育方式 |
发育场所 |
营养来源 |
代表动物 |
胎生 |
母体子宫内 |
母体提供 |
哺乳类 |
卵生 |
母体体外 |
卵中的卵黄 |
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
卵胎生 |
母体体内 |
卵中的卵黄 |
鲨、蝮蛇 |
[思考]:卵生动物的卵比胎生动物的卵要大得多。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胎生动物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只是在早期来自于卵黄,形成胎儿后营养物质可以通过胎盘由母体供给;而卵生动物的胚胎发育的营养都是来自于卵本身,这样卵内部贮存的营养物质必须多一些。因此卵生动物的卵比胎生动物的卵要大得多。
[讨论]:胎生和哺乳,对哺乳动物的繁殖有什么意义?
[结论]: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哺乳和胎生,胎生能使胚胎发育有一个更好更安全的环境和更充足的营养,哺乳也可以使动物幼体得到较好的照顾和充足的营养,这样就大大增强哺乳动物幼体的成活率,对哺乳动物的繁殖有很
大的好处。
(3)动物进行有性生殖胚胎发育方式有卵生、胎生、卵胎生三种不同的方式的跟本区别是: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来源不同。
课后小结
(1)了解有性生殖的特点。
(2)了解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3)理解动物的有性生殖。
巩固练习
1、胎生比卵生更有利于胚胎发育,它的原因是( )
A 胚胎发育所需的养料和氧有保障
B 胚胎发育时的温度比较恒定
C 胚胎发育时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比较小
D 以上各项都是
(该题选自于《精讲精练》P87页选择题6改编而成)
2、下列动物进行体外受精的是( )
A.蛇 B.鸽子 C.青蛙 D.鲸
(该题选自于《精讲精练》P87页选择题3改编而成)
3、青蛙的生殖发育和蜥蜴的生殖发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答案 参考《精讲精练》P60)………………………………【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