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三节地球绕日运动(1)教案(科学浙教版七下).doc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正确理解太阳高度的概念及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规律;了解地球公转的运动的方向、周期、地轴倾斜等基本特征。
2.能力目标: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地球仪模拟演示,简要解释在观测杆影和读图等观察方式中发现的地理现象。
3.情感目标:培养学习兴趣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
太阳高度随季节、纬度的变化规律;公转的方向等特征
难点:
太阳高度和杆影间的变化关系的正确运用
教学设计:
引入
思考:一天中杆影最短出现在什么的时候,此时的杆影朝什么方向?
一年四季中,杆影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科学探究
一、观测杆影的发现
[实验]用灯泡模拟太阳的观察过程。(纸上先确定东西南北方向)
[结论](1)杆影的长度和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有关。
(2)一天的正午,杆影朝正南或正北方向时,杆影最短,即此时太阳高度最高。而晨昏时杆影最长,太阳高度最低。
1.太阳高度
(1)定义: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2)日变化规律:某一天中,太阳高度在正午时最高,晨昏时最低。
(3)杆影变化规律:一天中,太阳高度与杆影长度刚好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具有夏季高冬季低的季节变化规律。
(2)住房朝南的优越性是夏凉冬暖。阳光可照射到室内,所以室内更加明亮。
3.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1)直射和太阳直射点
直射:有的地方正午会受到太阳光垂直照射,简称直射。
太阳直射点:地表受到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2)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0,杆影长度为另。太阳高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向南北西侧递减,杆影也越来越长。
(3)同一天的正午,纬度位置不同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是不同的。
二、地球的公转
[思考](1)公转方向怎样,它与自转方向有什么关系?
(2)地球公转时,地轴的指向有什么特点?
(3)二分二至的日期。
(4)地球公转的周期和效应。
1.公转方向:由西向东,与自转方向一致。
2.公转周期:一年即365.2422天。
3.公转时地轴呈倾斜状态,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倾斜的角度和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地轴和公转轨道面成66.50的夹角。
4.公转的效应: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注意:四季日期南、北半球刚好相反。
视野
黄赤交角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可以用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关系来表示。地球自转的轨道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叫黄道平面,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034,,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23026,,称为黄赤交角。
(选自于《精讲精练》P79页视野)………………………………【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