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明清时期的文化
第七节 明清时期的文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明清文化的基本特点;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徐霞客游记》《天工开物》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要思想;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类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和丛书《四库全书》;西学东渐。
2.通过对明清民主启蒙思潮和明清小说的分析,明确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关系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将本节知识内容与以往相关知识内容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积累历史知识和梳理知识体系以及归纳、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中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利用史料研究历史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清时期,我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统治者在加强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同时,也实施了文化专制政策。但是,思想文化的发展是不可能被禁绝的,明清文化成果依然灿烂。
2.明清时期的科学巨著及类书、丛书都具有总结性和集大成的特点。这批著述集中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是对文化传承的重大贡献。
3.西学东渐的历史现象,说明了文化的发展需要中外交流,博采众长。
重点难点
1.重点:明清文化承古萌新的特点;古典科技巨著的特点;进步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
2.难点:明清民主启蒙思潮和明清小说产生的社会根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备
电脑,CAI课件
教学方法
自学感悟,互动探究;情境教学;问题教学等。
课堂教学设计
【有机引入】
问题: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这时的社会呈现出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引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进一步加强,封建制度日趋没落。明清两代的时代特征,决定了明清文化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具体表现包括:①出现了一批集大成的科学著作;②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应运而生;③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适合市民阶层的文学形式成为文学的主流;④随着古典文化进人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⑤随着西方传教士的到来,中国人开始了解到一些先进的西方文化。
【自主学习】
1.明清时期文化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明清时期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这些成就有何共同点?为什么?
3.明清时期有哪些重要思想家?他们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这些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的?
4.明清时期在文学和书籍编写方面有何重大成就?其基本特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这些成就的?
5.什么是西学东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何重要影响?
【知识梳理】
一、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2.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3.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4.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二、理学的演变:程朱理学的盛行
三、进步的思想家
1.反封建的思想先驱李贽
2.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
3.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4.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
四、明清小说
五、类书、丛书的编纂
1.《永乐大典》和《古今图书集成》
2.《四库全书》
六、西学东渐
【探索攻关】
1.16世纪中国没有产生与欧洲相似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思路提示:(1)原因: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也使知识分子不务实际;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2)区别:中国古代的科技建立在手工业生产的基础上,基本上是经验的产物,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西方的科技与机器化大生产密切相连,是科学实验的产物。
2.联系时代背景分析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黄宗羲“工商皆本”的主张。
思路提示:重农抑商的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央集权的巩固,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到了封建社会的末期,尤其是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这时重农抑商的政策就不再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了,只有工商皆本,才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问答题:明清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征?举例说明,并分析其形成的社会原因。
思路提示:(1)科学技术:其特征是总结传统科学技术,开始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如出现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霞客游记》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科技巨著。(2)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特征。如出现了《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佳作。(3)社会原因:明朝中期以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滋长;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封建制度日益腐朽,统治者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再有西学东渐的出现。上述文化现象正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本课小结】
明清时期,我国科技与思想,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取得新的发展,出现新的变化;在小说和图书编辑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就,并出现过西学东渐的端倪。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即将走到它的尽头,当近代历史到来的时候,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学们应当在这些科学家和思想家的成功中获得启示,那就是要不断进取,勇于创新。
【智能训练】
1.课堂练习:本课的练习题
2.历史研究性学习选题:明清科学家的追求与局限(选其中一人即可);明清思想的追求与局限(选其中一人即可);明清小说的历史思考(选一部即可);东学西传与西学东渐。
【教学后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纵横联系相关知识内容,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形成知识网络;适当地穿插一些习题,通过习题的讨论,将学生的知识学习尽快地转化为能力训练;利用公共的图书资源和网络,拓展课堂的时空,培养学生了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