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丝竹相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8 16:34:19

一、教学目标:

(一)学生聆听江南丝竹音乐和广东音乐,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趣, 从而激发对丝竹音乐和广东音乐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欣赏江南丝竹音乐和广东音乐,在比较中初步了解两种民族音乐的风格。

(三)学习有关江南丝竹音乐和广东音乐的乐器组成、演奏形式等基础知识,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判断相关乐器的音色。

二、教学重、难点:

在比较中初步了解江南丝竹音乐和广东音乐两种民族音乐的风格。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比较欣赏江南丝竹音乐《老六板》和《中花六板》,初步了解江南丝竹音乐的风格。

(二)比较鉴赏江南丝竹音乐《中花六板》和广东音乐《娱乐生平》,进一步加深对江南丝竹音乐风格的了解。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音乐鉴赏教材》、《中国古典音乐大系》(CD)、《中国民族音乐大系》(CD)

(二) 《传统民族器乐曲欣赏》,李民雄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板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一)本节课在充分调动学生已掌握的有关民族乐器和音乐要素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理性的鉴赏。

(二)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音乐感知的规律,在比较欣赏过程中,分析作品的音乐风格,达到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深入了解。

(三)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教师不断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在思考中欣赏音乐,达到鉴赏的目的。

(四)在乐曲鉴赏过程中,始终抓住音乐要素的变化,在调动学生对音乐各要素原有掌握程度基础上,深化学生对音乐各要素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板书一句诗、一句话:

1、清道光年间《嘉兴府志》中讲的“吴越佳音”。

 

2、一曲丝竹心已醉,

梦听余音夜不寐,

内中奥妙谁得知?

仙乐倪裳人间回。

学生思考问题:(出示课件)

1、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是什么地区的音乐。

2、这种音乐当中会使用到哪些乐器,你认为哪种乐器是主要乐器?

3、我们要听的是什么风格的音乐?

(二)欣赏《老六板》片段

1、组织欣赏音乐及讨论活动

2、概述江南丝竹音乐

1、学生聆听音乐,初步讨论丝竹音乐的风格及乐器组成。

2、唱《老六板》主题旋律。

(三)欣赏《中花六板》全曲

1、教师提出问题,出示表格(见附录1),组织欣赏与讨论、看教材。

2、教师讲述“五世同堂”,简介江南丝竹音乐创作中,音乐发展的重要方式变体新曲。

3、分析“放慢加花”及其特点。

  放慢加花使得旋律发展更为花簇华丽,放馒加花时演奏者为了使旋律进行流畅,常常更动“母曲”的结构,由此可见防满加花不是一种机械的技法,而是演奏者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而进行的再创造。

欣赏音乐,比较并讨论《老六板》和《中花六板》的音乐要素的异同点,对江南丝竹音乐的风格做进一步分析。

要求看教材51页拓展与探究的第一题:唱一唱《老六板》的旋律,再与《中花六板》的旋律做比较,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四)欣赏《中花六板》片段

1、教师提出问题,组织欣赏与讨论

2、江南丝竹音乐使用的民族乐器,及其在丝竹音乐中的演奏特点。

  《中花六板》采用支声复调织体写法,各个乐器声部以“母曲”为依据,充分发挥演奏员的演奏特性和乐器性能,创造出鲜明个性的乐器声部,二这些个性化的乐器声部在合奏中又是相互协调的,因此合奏效果生动活泼。《中花六板》

学生欣赏音乐,思考问题,讨论江南丝竹音乐使用的民族乐器,及其在丝竹音乐中的演奏特点。

看教材第51页拓展与探究问题1

(五)欣赏《娱乐升平》

1、教师提出问题,组织欣赏与讨论

2、简介广东音乐及其风格

3、出示音乐要素比较表格(见附录2)

学生欣赏音乐,比较并讨论江南丝竹音乐和广东音乐的风格和乐器组成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加深对江南丝竹音乐风格的理解。

 

(六)练习

教师组织听辩练习,并引导学生适当归纳有关江南丝竹音乐风格和放慢加花等知识。

练习:

1、选取5段风格不同的民乐合奏片段,学生听辩江南丝竹音乐和广东音乐段落。

2、选取5段不同的丝竹音乐,学生听辩哪些属于江南丝竹音乐

3、如果有可能,可以分别选取“五世同堂”的片段,让学生听辩《中花六板》。

学生听辩练习,并归纳有关江南丝竹音乐风格和放慢加花等知识。

(六)小结

教师概括总结江南丝竹音乐和广东音乐。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