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第8课有趣的影像》(11册)
第8课有趣的影像
单元名称:面的发现
课时建议:l一2教时
编者的话:
在明亮背景的映衬下,物体原有的色彩、肌理等特征被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外形轮廓上的特征异常的显眼。剪影,就是利用视觉的这一特性,用剪纸的方法表现人或物体的外形特征,生动又具有装饰性。
体验:在认识皮影、剪影中把握形状造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
欣赏:剪影使我们看到它独特的艺术魅力,艺术家对工具的熟练掌握、对形象典型特征的适度夸张及黑白均衡安排的装饰美感。
活动一:找1日画报或美术作品中正侧面的头像或人像,后面衬一张黑纸并固定好,两层纸一起剪,作一个“黑影”练习。
活动二:请学生站在窗前,或打开灯光,把学生的侧影打在墙上,用笔描出轮廓或画出来,并剪出“黑影”来。
拓展:1.可作动物、植物的剪影。2.用剪影的形式作插图、封面、标志、火花等设计类的作业。3.打开投影仪或打光灯,照在墙上,学习手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剪影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运用剪影造型的方法表现人物或其他物体。
过程与方法:欣赏优秀剪影作品,了解剪影能生动表现对象的原理,学习观察人物外形特征并绘制剪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制作剪影的乐趣,养成注意观察生活和形象思维的习惯,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剪影造型方法表现人物或其他物体。
难点:在写实的基础上,对对象外形的典型特征适度夸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通过影像可以巧妙地把立体的对象转化为平面的形,又有着对象生动典型的特征,千姿百态,赋予观者无限的想象。本课也属于形状单元,在寻找和发现影像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形”的观察和认识,激发学生对“形”的表现欲,用剪影的形式去表现人、动物、植物和风景等的典型形象。
导入方式建议:
1.欣赏导入。(1)欣赏一小段皮影戏,感受皮影戏中人物造型的美感,导入新课。(2)展示一组民间艺人在剪影的工作照片及他们的作品。剪影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受人们的喜爱,能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导入新课。(3)欣赏春节晚会舞蹈《皮影乐》节目片段,引发讨论:节目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如果开头没有黑影的一段,是否效果也好呢?……
2.演示导入。(1)打开幻灯机或投影仪,教师作手影表演,从手影导入新课。(2)教师出示剪影式的摄影作品或由照片处理成剪影,导入新课。(3)教师为学生剪影,演示剪影全过程,激起学生的兴奋。
中间环节建议:
1、用学生自己收集的侧面人像作练习。要求所剪的外轮廓线光滑流畅。或者由教师印制一些侧面的速写或素描作品资料,供学生选用。头像大小最好在10厘米左右,较容易用剪刀准确表现嘴与下颌等特征。黑纸要薄,要有韧性,以黑腊光纸为佳。
2、学生对能否剪像人影会有顾虑,如选用动物、植物作剪影,作为突破口,较容易出教学效果。
3、剪同学的侧影时,应注意大体形状(基本形)及五官特征,尤其是嘴与下颌的关系容易雷同,并要注意男生宜用直线、女生宜用弧线,可以用铅笔轻画轮廓线后再剪制。
教学评价建议:
1.展示、评价学生作业时,可以把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利用投影仪拷贝灯的作用,让学生猜猜剪好的人影是谁?学生相互介绍制作的过程及心得体会,在交流中相互学习。
2.对学生公认的较好的剪影作品,可以用薄纸覆盖后用铅笔或蜡笔等摹拓,复制多张供同学交流剪制或保存留念。
拓展活动建议:
1.把剪好的动物、植物的剪影,用作于实用美术的创作素材,如为书籍作插图,设计封面、标志、火花、藏书票等。
2.剪以人物全身像为主的剪影时,可以选用动作舒展、幅度大的照片,略加夸张的变化,利于表现对象的特征。
3.手影游戏。利用投影仪,让学生试着用手影表现各种动物的造型特点。
教学准备建议:
教具:剪影图片、有侧影的摄影作品、皮影戏片段、黑纸、剪刀、投影仪等。
学具:剪刀、收集的图片、双面胶、衬纸等。
背景材料:
手影:一双手在光线的照耀下,做出各色变幻的影子,勾勒种种神奇的动画,称作手影。手影游戏有单手的手影游戏,还有双手的手影游戏。它的表演全部靠手部动作投影的改变,幻化形成各种可以使你想象更为丰富的不同的影像,不靠任何附加东西修饰。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