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3-16 17:15:11
    “大自然是丰厚而无私的,它不仅是人类家园物质生活的依存者,还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孕育者。”这也许正是《三颗枸杞豆》留给我们的启示。

九、我们家的男子汉 
参 考 教 学 案 例 个性化备课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2.捕捉细节,分析人物;
3.揣摩感情,归结内涵。
重点难点:
1.研究内涵,推测“男子汉”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新课
当代女作家王安忆的文学世界往往独特、新鲜,而又充溢着文学本质的魅力,让读者在文学中享受艺术化的生活,进入愉悦的精神佳境。
《我们家的男子汉》就是这样一篇大快朵颐的美文。在文章的开头,出现了三个名词:男孩、男人、男子汉。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说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男孩     男人     男子汉
让我们一起来读这篇课文,看这三者究竟是什么关系?
二、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一)高声朗读课文,看文章围绕“男子汉”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参考:主要内容见小标题。
(二)根据课文的内容,尝试把“他的眼泪”“对生活挑战的沉着”改成与其他标题一致的语言形式!
参考:他对眼泪的处理  他对生活的挑战(板书五个小标题)
(三)看着板书,说说本文的构思艺术。
参考:照片式构思艺术。
(四)这五张照片能不能互换顺序?为什么?
我们通过捕捉文中的细节来推断这个问题的答案。
三、精读细节,研读“男子汉”的真实内涵。
(一)每人自找两处细节,说说你对此处细节的理解与赏析。
参考:1.“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说明成长不是一帆风顺,它总会遭遇挫折、失败、困苦。
2.“我把他抱了起来,他勇敢地抓住……”突现了男子汉的抉择,刚毅、果断及力量(阳刚之气)。
(二)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组织语言赏析这些细节的张力。
细节展现了男孩的性格特征:食欲之大、精神崇拜、生存需求、情感丰富、意志坚强。(板书)
(三)由此可见,这五张照片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的?由表及里、优柔变刚(见板书)。 
四、捕捉感情脉络,归结主旨。
1.读开头部分(1-3),结尾(10),说说贯穿于全文的核心事情及中心感情是什么?
参考:事:男孩的成长经历     身体的变化
                              精神的成长
       情:由衷的赞美         欣喜之情
                              赏识之情
2.成长是悄悄地。成长总是在人们不经意是悄然发生。作者正是凭着女性独有的灵敏与细腻、捕捉了这些细节,向我们展示一个男孩的成长。
五、讨论“男子汉”的真正内涵,总结全文。
(一)男子汉的内涵。
1.没有男人的世界是不堪设想的。
  物质:生存繁衍       精神:气息传承。
2.一条男子汉
3.这是一个男子汉,这是一个男人!
由衷地赞美。
4.这就是我们家的男子汉,
点题。
5.让男子汉们自己好好儿成长吧!
谁也阻挡不了男人的成长。
(二)“男子汉”的作用
小小男子汉,就已经具备了成人男子(男子汉)的某些素质,为后天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精神条件。
六、总结收束
童年时人生最高的境界。历史总是螺旋式地上升。一个人的很多美好的品质,素养,都在此时奠定。 

计                         我们家的男子汉                       
                (意志)他对生活的挑战   里(精神) 男子汉
       照片式   (情感)他对眼泪的处理
       爬山式   (生存)他对独立的要求    成长轨迹  男  人
构思    (精神)他对父亲的崇拜
                (食欲)他对是食物的兴趣  表(身体)男  孩

思 
十、柳叶儿
参 考 教 学 案 例 个性化备课
学习目标:
1.学会由浅入深逐层鉴赏文章主旨。
2.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来积累语言、方法、技能。
重点难点:
审苦与审乐的辨证结合。
教学过程:
一、积累式阅读
(一)方法积累
A.阅读方法积累——在整体阅读感知中捕捉重要信息。
1.教师范读,学生仔细倾听后说基本感受。(感受)
2.用最少的词语说说刚才听过的感受。(说说——乐)
3.“乐”在何处?(爬高、抢摘、品尝;满足三种欲望。见板书设计。)
4.判断一下开头、结尾写些什么?
5.整理行文思路(现实→回忆→现实)。
B.写作技能积累——在写作艺术欣赏中鉴赏主旨。
1.引导:阅读就像旅游,除了去观览沿途美景,还要探究其美在何处,为什么美。欣赏一篇美文,我们除了像上步一样去捕捉表层的信息,还应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多个角度去进行品赏!
2.示范:让我们尝试从描写和语言运用的角度来品析本文的写作艺术,并进一步鉴赏主旨。如:“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三个“吃光了”反复强调,显示饥饿的程度,揭示抢摘柳叶儿的原因。“又抢”二字证明摘柳叶乃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3.分成四人小组,合作找出你认为描写优秀或精彩的句、段,先动情地读一读,再赏一赏,最后说说它“好”在何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