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语文一下《听声》word教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3-20 20:58:20

一、教学内容概述

《听声》是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中的一首古诗,这首古诗被安排在第10板块春夏秋冬。春夏秋冬这一板块由五首古诗,一首花名歌,一个表达组成。意在使学生学会在古诗中掌握识字的方法,把春夏秋冬四季之景与诗人的情感融在一起,让人浑然忘却了烦恼,要充分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学生识字、阅读、理解古诗表达的意境,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和1个部首,会写本课的“琴”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随文识字,在识字读文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并能跟随诗人一起感受四季之声。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热爱美丽的大自然,愿意探索自然界奇妙的声音。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本课的“琴”字。

2、感受诗人笔下声音的奇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观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信和自主识字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潜能。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对古诗表达的意境,理解起来比较有困难,有些自然界的声音,离学生比较远,很难和作者共同进入古诗意境。因此,教师要充分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情境,通过图片、声音、影像等多种手段让学生走近自然,去亲自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之美。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在韵文识字中,将认识生字与认识事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突破了识字这一教学重点。

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体验作者的感情,从而理解作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轻松心态。借鉴:

http://www.cccbs.net/show.aspx?id=3da6efcb-9f44-4ba1-b278-c4d8e3553c8a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本节课需要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师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有计划的筹备有关大自然各种美妙的音频、视频,并在课前布置学生到百度中搜寻相关资料。

课时:第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回忆生活中听到的声音。

2、多媒体播放课件,请学生说说听到了哪些声音。声音来源:

http://mp3.baidu.com/m?f=3&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D7%D4%C8%BB%BD%E7%B5%C4%C9%F9%D2%F4&lm=-1&oq=%D7%D4%C8%BB&rsp=2

3、诗人张潮他将这些美妙的声音写成了一首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板块中的第5课《听声》。请你用耳朵听老师写字的声音,用眼睛看老师写“听声”,用小手书空“听声”。

4、板书课题。

5、齐读课题,指导认识“听”字,扩词。

【朗读古诗,随文识字】

1、初读古诗

1)范读;

2)学生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学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些字?还没学呢,你怎么认识的?

2)还有很多字你不认识,怎么办呢?

3)同桌互读生字,会读的读给伙伴听,不会的互相帮助。

4)学生汇报,拼读生字。

5)这些生字宝宝摘掉了拼音帽子,你还认识吗?

6)自主汇报,多种方法识字。

①“夏”——一年中最热的一个季节,是什么季节?出示“夏”字卡,“夏”字是我们以前就认识的。谁能给夏字组个词?

②“蝉”——出示图片“蝉”,介绍“蝉”的习性及声音特点。强调是“虫”字旁的字。

③“秋”——拼读、扩词。学习新部首禾木旁,注意禾木旁与禾字在写法上的不同,说出带有禾木旁的字。

④“雪”——出示“雪”字卡,拼读、扩词,说出识记方法。

⑤“琴”——a、看图识记生字。课件出示琴图,师讲解:小篆的琴字像乐器,上面的两个王字像弦和弦柱,下面像琴身,本义为古琴,一种弦乐器。演示琴的字理图,记住字形,欣赏古琴弹奏的声音。

图片来源:………………………………【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