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阅读试题及设计说明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3-24 21:55:15

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   李双

(一)大自然的邮票15分)

  春天的树上,长出嫩嫩的芽瓣。夏天的树上,挂满肥肥的叶片。秋天的树上,树叶涂满鲜红和金黄。冬天的树下,树叶落地 。落叶是大自然的邮票,把一年四季寄给你,寄给我,寄给大家。

 阅读后完成下面问题:

  1. 一年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四个季节。

2. 大自然的邮票指(  )。

A芽瓣   B 叶片    C果子    D雪花                                 

3.根据短文内容连线。

春天的树上芽瓣                肥肥的

夏天的树上叶片                嫩嫩的

秋天的树上树叶                化成土壤(rǎng

冬天的树叶落地                鲜红和金黄

 

(二)动物的尾巴9分)

动物尾巴真奇妙,就是它们生活的好武器。

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长,长满肌肉。它既能在袋鼠休息时支撑袋鼠的身体,又能在袋鼠跳跃起帮助袋鼠跳得更快更远。家鼠的尾巴是爬行的好帮手,可以帮助它沿着墙壁从这儿爬到那儿,最有趣的是猴山上的猴子,尾巴是它的“第五只手”。猴子利用尾巴在树上窜来窜去,小松鼠睡觉时用尾巴当作棉被盖在身上。

1.袋鼠的尾巴的作用(   

A作棉被    B爬行    C支撑身体和跳跃   D好看

2.谁的尾巴是爬行的好帮手(   

A猴子    B家鼠    C松鼠    D老鼠

3.短文中没有说到哪个动物的尾巴?(   

A袋鼠    B老鼠    C鼹鼠    D家鼠

(三)大熊猫13分)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也是我国稀有的珍贵动物。它曾作为友好使者,到日本、美国、法国等地,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

大熊猫作为我国的吉祥物,成为亚运会的会徽。熊猫盼盼为世界带来了吉祥,带来了和平。

我们要爱护大熊猫,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为可爱的动物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

   1.这篇短文有( )句话。

      A3    B4   C5   D6

2.你了解大熊猫吗?请在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后面画“∨”

A大熊猫的四肢、耳朵、肩膀和眼圈是黑的。( 

B大熊猫爱吃新鲜的树叶和竹笋。(

C大熊猫爱吃新鲜的竹叶和竹笋。(

D大熊猫用两只脚走路。(

3.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到过的地方有( 

A日本     B美国     C法国      D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

4.填空。

熊猫盼盼为世界带来了           

 

(四)红的不一定都甜13分)

一天,粗心的小猴子听老师讲道:“果子长得红红的,真甜……”小猴子没听完,就溜出教室向野外跑去。

啊!树上的苹果红红的,就摘了一个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真甜呀!他又看见桃子又大又红,就去摘桃子,桃子又甜又解渴。他想老师说的对,红果子都是甜的。

他走着走着,看见一片辣椒地,火红的辣椒像一个个小灯笼,让人喜爱。小猴子摘了一个又大又红的放在嘴里。啊!辣得小猴子直冒汗,他拼命地跑回学校问老师:“这个红果子怎么不甜呀?”

老师说:“红的不一定都甜。我还没有讲完,你怎么就跑了呢?”小猴子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问题:

1.这篇短文有几个自然段。( 

 A 2     B 3     C 4    D 5

2.小猴子溜出教室向野外跑去找果子吃,它认为(  )。

A成熟的果子甜     B 苹果甜     C桃子甜     D红果子甜

3.下面哪两种不是水果?(  )和(

A苹果     B       C      D辣椒      E西红柿

4.小猴子低下了头。因为它( 

A害羞    B难过   C知道错了   D很累

【设计说明】此题的内容具有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灵活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扩展学习语文的天地,使个性得以发展,同时题目的设计严格按照阅读六层次来编排。在对我校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们精心选编了本次试题的四篇短文。例如:“你了解大熊猫吗?在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后面打“√””,此题考察学生阅读的推断能力,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对动物生活习性的关注;填空题“熊猫盼盼为世界带来了            ”考察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选择题“小猴子低下了头。因为它(  A害羞    B难过   C知道错了   D很累”则考察的是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同时,我们还关注学生一些生活常识的掌握,例如“下面哪两种不是水果?(  )和( )A苹果   B     C  D辣椒   E西红柿”。最重要的是阅读题的设计还注重了层次性,注意了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例如:在阅读一中要求学生数出本段短文一共几句话,到了短文四中就提高到本篇短文一共几个自然段。还有我们的选择题有由单选向多选的过渡,锻炼了学生的理解与评析能力。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