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永远的童年”整体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3-24 21:58:27

——领悟表达模块(鉴赏内容)

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   李致彪
设计意图:
    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设定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了以口语表达为主的能力训练,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考有了合理的方向,学生的发言也有了合理的重点和顺序。
    小组分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了自己明确承担的任务,这样避免了课堂精力流失的问题,还能更多地培养学生自能学习的能力。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中,学生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提升,加深对文本的认识理解,同时学生探究活动中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锻炼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鉴赏”的方式,领悟本单元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用心感悟文本的能力。
2.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互动和全班互动,提高自己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利用视频内容,检验听力,并导引出鉴赏瓷器的五个角度
1.看《寻宝》视频,谈观后收获。
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出这对“青花五彩罐”有五个优秀,谁能说一说你听到的“五个优秀”是什么?
2.学生谈听到的内容。
3.课件展示“五个优秀”。
1器形端庄规整,没有任何歪斜和不圆的情况。
2它的保存状况及其完美,老的东西像新的一样,这才是最好的品相。
3它的胎釉精良,胎体细密坚硬,釉面有足够的硬度。
4它的五彩绘画代表了康熙时期最高的水准。
5成对瓷器海外回流实属难得。
4.师生讨论专家鉴赏的角度。
物鉴定专家从五个不同的角度评价了这一对“青花五彩罐”,这五个评价角度分别是什么呢?
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五个评价角度:器型、品相、胎釉、绘画、海外回流)
二、把鉴赏瓷器的角度,引申和运用到对一篇文章的评价
1.引申出对文章评价的三个角度。
这几个评价瓷器的角度对我们评价一篇文章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看“器型”就是看一篇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材料的组成等;看“绘画”就是看文章的故事情节所展现出的画面精彩与否;看“胎釉”就是看文章语言文字的运用。(板书:整体、情节、语言)
2.课件展示三个评价文章的角度。
1从整体看文章的结构和材料组成,……。
2从故事情节展现的画面上看,……。
3从语言文字上看……
3.闭目静思。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如何从这三方面去评价一篇文章?
4.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理解。
师:思考之后你对这三个评价角度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三、小组分工学习,多向汇报交流
1.小组按年代分工,各自明确学习任务。
以不同的时代分为四人小组学习,古代和当代分别一人、现代两人,难易程度不同,小组合理分工。分别阅读相关的文章,然后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说出或写出自己的鉴赏结果。
2.自学结束,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成员把自己对文章的评价在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对发言提出自己修正和丰富的意见。
3.以小组为单位,发表推荐演说。
4.交流结束,老师总结
今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了本组的四篇文章,相信同学们会有很多收获,希望同学们把学到的鉴赏文章的方法运用到平时的读书、习作和日记评价中去。
教后反思:
   教学中确立的鉴赏角度偏难,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困难,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多予以关注。
口语交际与习作模块
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   李致彪
口语交际话题:难忘童年
设计意图:
    本节设计鼓励学生选择喜欢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和评议,通过交流评议,确定本次交流应该注意的问题和要求。这个环节的设置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口语交流和习作的兴趣,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回忆和分享童年的有趣的事情,这样有利于学生重新体验到童年的欢乐。
教学目标:
1.把自己的童年故事讲具体、讲清楚,并能注意表达的方法。
2.能从不同角度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表现出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3.多角度评价他人的童年趣事,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习作前准备:
学生和父母一起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并听父母讲他们的童年故事,同时把自己童年的照片和视频搜集起来。
口语交际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入。
童年是无忧无虑的,每当我们回想起童年趣事时,脸上总会泛起幸福的光彩。那些童年往事就像潺潺的小溪在我们心中流淌。看到这些照片,美好的童年生活就会重临大家的心头,我们共同来欣赏。
2.配乐展示学生搜集的童年照片和视频。
二、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
    1.讨论思路
  师: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童年的故事讲清楚呢?
生:要注意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有条理的讲出来。
2.小组交流童年趣事。
师:回想童年,哪些事让你感到特别难忘呢?
3.小组推荐趣事,全班交流评价。
师:同学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童年的故事,评一评他的童年生活有趣在哪里?
习作指导过程:
一、交流评价小组推荐的趣事
1.明确习作要求。
    习作要求:把童年故事有条理的讲清楚、讲具体,并且重点突出“趣”。
2.故事串联。
把小组内每个同学的童年故事编织起来,变成一个有趣的故事链。
3.学生自由习作。
二、习作讲评
  1.展示、评价习作。
  学生自由展示自己的习作,可以从不同角度说一说你最欣赏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欣赏?还有什么建议?
2.师生共同评议习作内容是否清楚、具体,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3.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在小组内读一读自己的习作,让其他同学评一评并提出修改建议。
4.总结
  通过这次口语交际与习作,同学们回顾了自己美好和快乐的童年故事,然后又把童年趣事用具体生动的语言与其他的人来共同分享。希望这次习作的过程能改大家带来更多的收获和快乐。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