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名师献课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孔子、司马迁等在中国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了解一些他们的思想与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国古代的伟大先人。
1、请学生说出我国古代优秀人物,你知道有哪些?
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李清照、苏轼、陆游、孔子……
2、你知道他们与著作吗?
孔子:(思想家、教育局。《论语》)。
司马迁:(文学家、历史学家。《史记》。
李时珍:(明代著名中医药学。《本朝纲目》《奇经八脉考》)。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资治通鉴》)。
贾思勰:(北魏末期和东魏杰出的农学家。《齐民要术》)。
活动二:孔子在中国。
1、你知道100位世界名人中国有哪些?
孔子(5)、蔡伦(7)、秦始皇(18)、毛泽东(20)、成吉思汗(21)、老子(75)、隋文帝(杨坚)(82)、孟子(92)。共八位。
2、你知道孔子吗?全世界孔子学校有多少个?
孔子(前551—前497)、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人,今山东省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尊为“至圣先师”,有徒弟3000人,贤者72人。著有《论语》,讲究“礼”、“仁”。
截止2010年10月,全世界96个国家有691所孔子学校,是传播汉文化的主要渠道。
活动三:孔子的格言。
己不所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喜悦吗?
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就不懂得立身。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没经过思考就不要去启发他。启发式教育。
温故而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活动四:司马迁与史记。
1、介绍司马迁。
司马迁:(公元前145或135—前87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今陕西韩城),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称为“史圣”,用了18年时间,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代三千年间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研究历史,影响巨大。
2、阅读小资料。
3、理解司马迁的名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都会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雁的羽毛还轻。固:本来。或:有的人。于:表示比较。鸿毛:鸿雁的羽毛。
活动五:了解历史名人与著者。
1、李时珍(明朝):27年完成《本草纲目》。
2、司马光(宋朝):19年完成《资治通鉴》。
3、贾思勰(南北朝):10年完成《齐民要术》。
4、回家查资料。了解更多的历史名人与著作、故事。
活动六:思考与讨论:
1、一本书为什么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2、在如此长的时间内著书,会付出怎样的努力和代价?
课堂小结:这堂课你了解了什么内容?你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
家庭作业:选你感兴趣的人物,查阅资料,试写一个人物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