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语文上册《海上日出》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设计思路
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海上日出》是一篇精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的写景名篇。主要内容是介绍天气晴朗时和有云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瑰丽景色;主要手法有:点面结合、动静相宜,修辞手法多样化(如比喻、拟人、反问、对比等)。语言贴切、朴实,笔墨简捷明快,很适合小学生朗读、背诵。因此,本课时的设计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紧扣课时目标,以读为主,通过自读、范读、听读、引读等多种方式的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文本语言的优美,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底之深厚。
课时目标:
1、会认、会写“纵、刹、痛、辨、镶”4个生字;积累“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结构。
教学准备:
课文朗读带,生字黑板、生字卡;生收集巴金爷爷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备注 |
一、解题释意, 简介作者 |
1、师谈话: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我们大多数人都熟视无睹,可是伟大的作家——巴金爷爷却将他在海上看到的日出景色的美轮美奂的展现在我们眼前,他是怎么写的呢?又有什么感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经典名作《海上日出》。 2、板书课题——海上日出,提问:课题给了我们哪些信息?(地点、事件) 3、简介巴金。 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阅读《学习链接》,后师小结归纳。 |
谈话自然引入课文,先定下美的基调,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热情。
|
|
二、初读课文, 了解大意 |
1、出示导学提纲: (1)自读课文,读通读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找工具书解决。 (2)再读课文,想一想:哪些段落写海上日出过程的,其余段落讲什么?尝试给课文分段。 2、生自读课文,勾画生词,查找工具书。 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词,讨论分段。 4、师生共同交流反馈。 (1)指名轮读课文,师相机指导“刹、重担、得”等多音字、“知道、东西”等轻声的读法,生字“辨”与形近字“辩、辫”区分方法。 (2)检查生字词。开火车读字词,提醒“镶”的写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镶”的意思。 (3)指名找出描写海上日出过程的段落,划分层次。 (4)用铅笔在书上写出每一部分的段意,组内交流,全班反馈,订正。 (5)指名说主要内容及课文的表达顺序。 师引导学生总结抓住重点段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
高年级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学探究的能力,导学提纲提示了学习的任务和方法,凭此,教师完全可放手让生自学探究,合作交流,锻炼其自学能力。
突破重点字词,体现教师的“辅”,做到有的放矢。
学习方法要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在实践中领悟方法,归纳方法,而后才能学以致用。 |
应引导学生找出相关句子,理解事情发展的顺序。 |
|
|||
三、再读课文, 抓中心句 |
1、播放配乐录音,生听读,并找出作者赞美海上日出的句子。(“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2、师出示该句,问:这是什么句?指名改为陈述句。 3、出示小黑板:(1)这是伟大的奇观。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师用陈述语气、反问语气,赞美加反问语气范读,让生进行比较,并指导朗读。 4、理解“奇观”的意思。说说“这、奇观”在文中指什么,与课题有什么关系? 5、该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抓住重点句进行教学,能起到辐射全文,提纲挈领的作用。
通过对比朗读,及表情朗读,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
|
四、学第一段, 明写作方法。 |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本段交代了些什么? (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环境) 师引导巩固记叙文的几个要素。 2、师:“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常常”说明了什么?与下文有什么联系? 3、小结: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是怎样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仔细欣赏。 |
经典其实就是学生习作最好的范文,阅读理解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写作知识,学习名家作品的写作手法。 |
|
五、布置作业 |
1、抄写生词。 2、熟读课文。 |
|
|
板书设计:
7、海上日出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这是伟大的奇观。
教学反思:
这个班级是我这学期新接的班级,学生基础相当不牢固,听课能力较差,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合作缺乏默契,再加上这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所以本节课我重点抓了“读”这一方面。重朗读重吟诵,是汉语教学的特点决定的。三分文章七分读,特别是像《海上日出》这样文质兼美的课文。
所以导入之后,我设计了三个步骤:初读——再读——听读,从课文到词,到字,再回归课文,有学生的自由出声读,默读,轮读、齐读;有老师的范读,引读,有听录音读,在读中积累字词,在读中理顺课文,在读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抑扬顿挫的语调,声情并茂的情感,学生学进去了,教师也融进去,整堂课学生其乐融融,书声琅琅;教师也恣意挥洒,天马行空。
唯一的缺憾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匆促,发表看法的主动性还有待培养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