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ppt课件站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5-07-06 08:17:50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知识性小诗,它从一些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诗歌文字浅显、文笔优美。教学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读书时间,尤其是朗读的时间,让学生悄然走入这份大自然的召唤书中,去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语言韵律美。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读懂妙不可言的自然之语,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3、发现诗歌中规律性的语言现象, 仿照诗歌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大自然的语言中我们能知道什么。

教学难点:

发现诗歌中规律性的语言现象,仿写诗歌。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同学们好,老师好。刚才我们是在用什么样的方式问好?(语言)对语言【板书:语言】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它也会传递信息,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就能看见,不信?请看(出示课件,师简介:桃花开了,荷花盛开,秋叶飘零、电闪雷鸣、、、、、、)

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补充课题:大自然的】齐读课题。

2、师:大自然还有许多有趣的语言呢!这节课就跟老师一起走进这奇趣无穷的大自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测对生字的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大雁   庐山  鉴别  风筝  皇冠  视而不见  斗转星移  妙不可言

1)注意“风筝”的“筝”读轻声。(2)“皇冠”的“冠”是多音字。(3)理解词语

三、读中感悟,合作交流

(一)(出示导学提纲):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语言,它告诉人们什么?2、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二)学生自学。

(三)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四)全班交流。

◆交流问题一:

1)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个晴天

指导读“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肯定/一定)晴天(请生读)再用肯定的语气读一读这一小节(全班读)

(评:孩子们读得真棒,很会抓文中的重点词)

白云飘得高高,我们知道明天是晴天,当满天乌云黑沉沉压下来时我们就知道——(生:要下雨了)?

师:我们能以乌云为例,仿着写一段诗歌吗?(你看那天上的——,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天天空飘着乌云,大雨马上就要来临。

过渡:大自然托白云告诉我们天气的变化,它还托谁告诉我们天气的变化?

2)相几处理(第三小节)并指导朗读。

3)学习(第四小节)

分析重点句: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反问句)换一种说法——

明明是蝌蚪,为什么说是“逗点”?(引理解比喻句)问:小蝌蚪——(生: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真像一个“逗点”。(评: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指导读:蝌蚪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泳,招呼朋友多高兴呀!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你听了心情怎样?师叙述:是呀,春天来了,到处花红柳绿,鸟语花香,请同学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把这欣喜的感觉找到,谁想来试一试,全班读。(用高兴、欣喜的语气读)

师:蝌蚪在水中游泳,这是在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文中还有哪一小节也能告知我们季节的变化?

4)(处理第五小节)并引导联系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如“落叶”进行仿写。

5)第69小节,结合课件理解“年轮三叶虫漂砾

交流问题二

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同学们,大自然用这些语言和我们说话,它真的说了吗?(生答)但是,我们一看到这些东西,就知道它向我们传达什么。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

过渡:这么妙不可言的语言,是不是每个人睁开眼都能看见?(不是),那怎样才能发现和读懂大自然的语言呢?引导学生思考,从文中找出答案(只有勤于思考,爱学习的人才能发现)

3、你从课文中提到的哥白尼阿基米得富兰克林身上知道了什么?(用心观察、刻苦钻研)

4、总结:生活中我们只要热爱学习,勤于思考,用心观察、刻苦钻研,就能发现、看懂更多的大自然的语言。

五、拓展补充,升华认识。                                                      

1、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有关到气象、农业方面谚语。谁来说说你搜集到什么?你能选一条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吗?

2、出示课件:气象谚语(学生齐读)

六、拓展延伸,仿写诗歌。

其实用心观察,大自然的语言无处不在,你还能看懂大自然的哪些语言,请你仿照文中某一小节的写法写一写。………………………………【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Tags:

作者:免费ppt课件站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