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语文下册《黄道婆》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ppt课件站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5-07-11 11:01:22

 教学目标:

1. 通读课文,借助资料书掌握本课的14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并理解积累。

2. 合作探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条理。

3. 初步了解黄道婆的经历以及她在棉纺织业的贡献。应到学生自读探究。

4. 情感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黄道婆的经历以及在棉纺织业的贡献。

教学难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1. 生字词卡片。

2. 课本上的插图制作成幻灯片。

3. 关于黄道婆的资料搜集。

教学过程:

一.播放幻灯片,新课导入

1.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片,图片上的人你认识吗?她就是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棉神”的黄道婆。

板书课题:11. 黄道婆

2. 播放第二张幻灯片,出示关于黄道婆的资料。

黄道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神”。她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压迫而流落崖州,并向当地的黎族人学习植棉的方法和纺织技术,随后她回到了家乡,向父老乡亲们传授棉植技术和改革纺织生产工具。黄道婆去世后,人们非常怀念她的功绩。

3.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黄婆婆。

二.示幻灯片,让生按提纲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画出新字新词,标出自然段。

2.借助工具书会读并识记生字词,理解生字词。

3. 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畅,思考:课文讲述了黄道婆什么事情?她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检查自学情况,理清条理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生读一读,然后齐读。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2.出示幻灯片,指名说说词语的意思:

虐待

憔悴

应运而生

举目无亲

百感交集

3.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讲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纺织革新家黄道婆传授棉纺技术,革新棉纺工具,为父老乡亲们造福的故事。黄道婆勇于革新、无私奉献的人。)

4. 你们是怎么理清课文层次的呢?小组合作探究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1)讲“棉神”这个名称的来历。(1自然段)

2)讲黄道婆不堪忍受家庭的虐待,逃到崖州,向当地黎族百姓学习植棉和纺织技术。由于思念家乡,在她老年时还是回到了家乡。(24自然段)

 (3).在家乡,黄道婆无私地传授棉纺织技术,革新棉纺工具,为父老乡亲造福。(56自然段)

4)。黄道婆去世后,人们纪念她。(7自然段)

通过自读反馈让学生反复地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加强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通过集体交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四.初谈人物形象

  1.指名说说黄道婆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抒发感受,师归纳并板书)

她勇于反抗恶势力

  热爱家乡

  勇于创新

  无私奉献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教师的要求深入探究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不仅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还初步交流了自己对黄道婆的认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深入探究黄道婆是如何传授棉纺技术,革新棉纺工具,为父老乡亲造福的。

六.作业设计

1.抄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情感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黄道婆》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纺织革新家黄道婆传授棉纺技术、革新纺织工具,为父老乡亲们造福的故事。这篇课文不长,语言浅显易懂,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感受最深的部分画出来,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为什么受到感动。在学生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具体事例进行理解和体会,从而让学生感悟到黄道婆反抗封建压迫,励志自立,热爱家乡和勇于革新的精神。教学中,我避免了串讲串问,以“你认为黄道婆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读书体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初读课文后,先让学生小组内合作解决了生字、词语;再交流了读懂了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是什么?处理完学生的质疑后,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评价“你认为黄道婆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评价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深入体会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学生能结合语句畅谈自己的观点,并较好的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学习热情较为高涨,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最后,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出赞美的语气和人们对她无限敬仰之情。………………………………【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Tags:

作者:免费ppt课件站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