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虎歌》教学案例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5-14 21:16:51

《猫虎歌》教学案例

——李擎

一、课题分析

《猫虎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音教材音乐第四册《兽王》中的一个教学主题,教材内容取材于一则民间传说故事,刻画了一只聪明狡黠的猫的形象,幽默诙谐,极富童趣,迎合了低年级学生喜爱小动物的天性,突出了趣味性。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
二、教学目标
1
、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猫虎歌》,并有感情地进行表现。
2
、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及创造能力,积极与同学合作编创表演,表现本课主题。
3
、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结束句的节奏掌握。
2
、熟练演唱本课歌曲。
3
、通过多种体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用多种形式编创表现猫和虎的故事
四、设计思路
(
) 我揣摩了孩子们爱听故事的心理,以故事为主线来贯穿整节课。先由讲故事的方式导入课题,然后在故事中开展歌曲教学,最后也以讲故事的方式拓展本课的寓意,从而创编并表演故事的情节。
(
) 在歌曲的教学上,我着重抓住歌曲中出现的难点作为突破口进行处理,如衬词也也 也和结尾处的教学,尽量使教学充满童趣,调动儿童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用更有趣诙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
) 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通过教师更富有激励性的个性评价语言,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步获得创造、表演、感受、评价等艺术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交往等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出课题。
故事
导入:(媒体展示大森林场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老虎曾拜一只猫儿为师傅学本领。猫师傅就将本领一一传授给了老虎,老虎想到自己的本领已经学到手,如果能吃掉猫,那就是天下第一,!这可是好主意啊!第二天,森林里的动物们正在森林里玩的热闹,一声大吼,吓得小动物们都瑟瑟发抖,一个个都逃走了。猫没料到老虎会来吃它,当老虎要扑向师傅的瞬间,但猫却没有被老虎吃掉,你们想:猫师傅用了什么好办法智斗老虎的呢?
学生
展开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设疑导入,学唱歌曲
(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能着疑问学习歌曲。)
2
、师生讨论歌词内容。
"
狮子豹子都是猫,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A
老师按节奏范读"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B
学生边演边读歌词,"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C
、集体按节奏朗读该句歌词。
D
"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乘老虎发愣的时候,小猫迅速爬上了大树,大声地问老虎;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A
、指名学生学一学小猫说"森林之王你服不服!"这句话的语气。
B
、师生评议得出结论:神气、得意。
C
学生按节奏齐读该句歌词
D
、启发学生想象小猫在高高的树上向树下老虎喊话的情景,学生掌握""字的时值。
(
这一环节让学生说出猫斗老虎采用的方法,化解和突破歌词的节奏难点,加深了学生对歌词的理解。用学唱歌曲打下了基础)
4
、教师小结,揭示课题:这真是一只聪明机智的小猫,让我们再来把小猫智斗大老虎的过程回味一下,唱一唱并演一演(再次播放范唱录音)
(1)
师慢速弹琴,学生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词。
(2)
师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聆听学唱。
(3)
生提出在演唱上需要帮助的地方,请会唱该句的学生唱一唱,并做小老师教一教。
(4)
集体演唱第一段歌词
(5)
同样的方法学唱第二段歌词
(6)
完整演唱全曲
(7)
请两组学生分别演唱歌曲,其他学生评议。要求掌握两个结束句的节奏难点,以及唱出猫和老虎的语气和神态。
(8)
集体歌表演《猫虎歌》
三、编创节奏练习

四、教师总结,复唱歌曲并表演,分角色表演(猫和虎)。

教学反思

1、在课程教学顺序上应有调整:

1)先练声,再读歌词,再用唱名唱旋律。

2)视频应该用于导入新课

2、在教学手段方面应该有调整

1)应用范唱带领学生边唱边表演。

2)应用投影仪放节奏,而不应该用具有总结性的节奏型曲替代某个节奏。

3、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再简单一点,使学生易于掌握吸收。

4、上课的语言还应该更规范。

5、如果有机会,还要多听优秀课范例。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