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第四册第八课《酸枣刺》教学反思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14 21:07:18

这是一首由冼星海先生作曲的儿童抗战歌曲。全曲短小精悍,主要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采用领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具有一呼百应、此起彼伏的效果。情绪活泼天真,坚定乐观,反映了当时根据地儿童与全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蔑视和抗战必胜的信心。由于学生生活在幸福的和平年代,对中国历史知之甚少,以往教唱这首歌学生都很不喜欢,我进行了反思和教学设计的改进,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改善。
为了上好这一课,我先告诉同学们,在上个世纪我们广东出了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这名音乐家不仅在广州有名,在中国也很有名,甚至在世界上也是很有名的音乐家,你们想知道是谁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于是我向同学们介绍了冼星海的生平并欣赏冼星海的代表作《黄河大合唱》视频。学生被音乐的画面及声效震撼住了,觉得冼星海非常了不起!这是我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一首冼星海先生专门为小朋友写的歌曲《酸枣刺》,大家想学吗?你们会认真学唱吗?学生都异口同声的说:“想”

有了以上的教学铺垫,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很高涨。只用了10分钟就把整首歌曲都学会了。在学会歌曲后,我又请同学们自编动作,模仿抗日童子军,打倒日本鬼子。学生更来劲了。在表演唱时,同学们一个个声情并茂,都像神气英勇、威风凛凛的童子军。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