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的红星》人教三年级音乐上教案
8、学生自由练唱。
9、分析歌曲、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
1、教师播放《闪闪的红星》片段。
2、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
3、在教师的指挥下由部分学生表演刚才看录象是的场面,发给部分同学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合唱歌曲《红星歌》。
4、教师对全体学生鼓励、肯定成绩,提出希望。
(六)师生再见:
学生在歌曲《红星歌》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 赏 《嘎子嘎》
活 动 打击乐为歌曲配伴奏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嘎子嘎》,结合电影《小兵张嘎》了解革命历史,更好的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景。
2、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3、能急性随歌曲表演。
教学重点:
欣赏歌曲《嘎子嘎》,感受乐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嘎子嘎》中嘎子的形象。
改进措施: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中嘎子的形象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红星歌》:
1、教师播放歌曲《红星歌》,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歌曲的旋律。
2、出示卡片:跑步、走步、跳舞,从三种动作的图式中选择最合适的一种动作确定音乐的特点。
3、用行进的步伐做律动。
4、边唱边做队形的变化,走出五角星的形状,之后队伍散开,形成一个大圆圈。
5、师生共同说说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三)欣赏歌曲《嘎子嘎》:
1、导入:
(1)教师播放电影《小兵张嘎》的片段。
(2)请学生说说心目中这个人物生活在什么年代?他的家乡在哪里?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
(4)教师简单的介绍影片的故事情节、时代背景,并出示卡片:
抗日战争年代 北方的农村
可爱、机智勇敢(富有传奇色彩)小嘎子
(5)“人们赞美、热爱英雄,特别是抗日的小英雄,别看他们人小,但是发挥的作用可真大。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他们成长为抗日的英雄。请学生欣赏这首赞美嘎子的歌曲《嘎子嘎》听后说出,你从歌曲中能感受到什么?”
2、教师播放歌曲的录音。
3、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4、请学生说说还听到了什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
5、再次欣赏歌曲。
6、有节奏的朗读歌词,了解歌曲的内容。
教师出示歌词:
嘎子嘎,嘎子嘎,淀上嘎子本领大。钻进苇塘大水仗,可着嗓子喊冲杀。敌人钻进了包围圈,逮住鬼子呦,逮住鬼子喂王八。
7、声势练习:
第一遍:嘴念歌词,双手拍腿按照 × × | × × |节律进行
第二遍:嘴念歌词,按照 × × | × × |节律进行
拍手拍腿拍手拍腿
第三遍:用木制打击乐器双响筒和铃鼓按照× × | × × |节律进行齐奏。
第四遍:木制打击乐器双响筒和铃鼓按照× × | × × |节律分开进行,第一拍双响筒,第二拍铃鼓。
8、播放歌曲第一乐段,用木制打击乐器双响筒和铃鼓按照× × | × × |节律分开进行伴奏。
9、完整欣赏歌曲学生可以跟着伴奏带轻声唱一唱第一段歌词。
10、分小组创编动作表现人物的形象。
11、分组汇报表演(唱、奏、演)
12、师生共同评价。
(四)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 曲 《闪电歌》
教学目标:
1、唱会歌曲《闪电歌》。
2、能体会重音记号对表现作品的作用。
3、能用口风琴演奏歌曲。
教学重点:
1、学会歌曲《闪电歌》。
2、感受进行曲的特点及重音记号在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能用口风琴正确的演奏歌曲。
改进措施:
教师以口风琴为突破口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口风琴教学:
1、老师弹奏《闪电歌》以情景创设感受。
A:听到乐曲由那种乐器演奏?
你们想象中还可以用那些乐器演奏?
这些乐器是西洋的乐器吗?
B:老师弹奏的乐曲名称是什么?
C:怎样演奏《闪电歌》呢?
2、学习弹奏口风琴,我们再来复习指法。
注意:手指张开过度导致手型变形。手腕放的过底,手指离键盘太远。
3、学完了手型,大家是不是觉得不过瘾呢,那么我们就来试试身手吧。
4、为什么我们弹不响声音呢?原来我们还没有学会运气?
闻花香:我们前面有一盆很香的茉莉花,闻一闻,用鼻子和嘴巴同时把花香吸到肚子里去。
吹蜡烛:花香吸到肚子里以后,存2秒钟,再慢慢吐出来,你前面有一支燃着的蜡烛,气息要控制好,轻轻地、平稳地、均匀地吐出、不能把蜡烛吹灭。
5、让我们边吹边来试一下。
开火车:(长音练习: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