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牧童短笛》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2-27 10:41:52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牧童短笛》教案

青岛沧海路小学     隋云      

 

课型:欣赏教学

教学内容: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牧童短笛》,感受乐曲不同段落的情绪,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了解作者贺绿汀。

2、通过欣赏《牧童短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其音乐感受力。

3、记忆和熟知乐曲的主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不同乐段的节奏、速度及音乐情绪的特点。

教学难点: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记忆作品不同乐段的主题。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运用图画、音乐、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

2、合作探究法、快乐教学法、直观演示等教学方法,运用“引——激——拓”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

教学手段:钢琴、录音带、卡片、多媒体音像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复习歌曲《牧童》,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描写牧童的乐曲,这首乐曲闻名中外,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先生创作的。它的名字叫《牧童短笛》——出示课题《牧童短笛》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二、新作赏析,目标落实

(一)初次聆听,整体感知。

1、初次聆听歌曲

问题设置: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

2、引出乐器钢琴,教师简介钢琴。

3、二次聆听,加深乐曲的印象。

问题设置:这首乐曲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教师出示课件,学生选择

(二)分段赏析,走进音乐。

1、第一乐段赏析

①聆听第一乐段,学生感受乐曲情绪。

问题设置:同学们听听这段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指导学生视唱第一乐段主题旋律,加深印象

反复聆听第一乐段,鼓励学生用身体动作体验乐曲情绪。

2、第二乐段赏析

①聆听第二乐段,感受乐曲速度、情绪的变化。

问题设置:同学们听听这段乐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反复聆听第二乐段,激发学生为乐曲加伴奏。

3、第三乐段赏析

①聆听第三乐段,感受“加花”手法所表现的意境。

问题设置:同学们听听这段乐曲和哪一段相似?

指导学生视唱第三乐段主题旋律,加深印象

引导学生将两段相似的音乐进行对比,进一步感受“加花”手法的表现力。

反复聆听第三乐段,用心体验乐曲恬静、安逸的情绪。

4、教师对乐曲进行小结

(从速度的变化、情绪的变化和曲式结构入手)

三、作者及作品简介

1、了解贺绿汀

2、教师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四、再次聆听,体会乐曲的民间风格。

学生聆听音乐,课件播放中国水墨画——牧童放牧的情景

五、达标检测,当堂反馈:

1、听辨主题

教师分别弹奏《欢乐的牧童》、《牧童》和《牧童短笛》的乐句,

当《牧童短笛》的乐句出现时,学生快速举手示意。

2、听辨乐段

教师将《牧童短笛》的三个乐段打乱次序播放,学生进行辨别。

六、拓展延伸,小结升华

(一)拓展欣赏

多媒体欣赏朗朗现场演奏的《牧童短笛》,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二)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1、教师简单小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欣赏其他版本的《牧童短笛》,如手风琴版、长笛版的。也可以登陆优酷网和百度网搜集相关的影视资料。

七、下课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