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音乐教学案例 《卖汤圆》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正月十五吃元宵这一民间习俗。 初步学唱歌曲,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感受歌曲诙谐有趣的气氛。
2.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体验愉快的心情。
3、感受台湾民歌《卖汤圆》诙谐有趣的风格和气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正确表达歌词的语气。
三、活动准备
1.图片、报纸、橡皮泥
2.歌曲《卖汤圆》的多媒体教学光盘
3、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1、激发活动兴趣:讲故事“汤圆的来历”,使用橡皮泥搓汤圆。
汤圆是什么形状?有什么馅的?你认为该怎么样卖汤圆呢?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好听、热闹、有趣)
播放课件,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愉快、诙谐有趣的气氛
3、理解歌词,复听歌曲
跟随教师有节奏朗读歌词, 自敲乐器或敲击其他声源伴奏。
尝试将歌词填入到旋律中,说唱歌词,要求念出风趣的语调。
4、学唱歌曲。
第一遍轻声跟唱歌曲《卖汤圆》。
①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②你觉得哪一句不太懂或比较难记?
③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你很快地记住歌词?
第二遍一边打节拍一边跟唱歌曲。
5、分析歌曲
①我们从歌词表达的内容、歌曲的旋律可以把歌曲分为几句?
段落反复记号是如何反复的?
请学生用图画、英文字母表示乐句∣∣:●■▲△ :∣∣
或∣∣:a b c c’ :∣∣
②使用怎样的声音演唱?(音色:清脆、悦耳、轻快地)
③用怎样的语气来演唱呢?
a句用轻快的陈述语气表现卖主告诉过往的行人自己要卖的东西。
b句用谱中标出的连线、断奏唱出卖主风趣地语气。卖汤圆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快乐、兴奋、)
c 句唱出吆喝叫卖的肯定语气(夸耀自己的手艺独特、功夫到家,汤圆味美价廉)。
过渡句唱出吆喝声,理解波音记号并运用。
(声音宏亮具有穿透力,大街小巷都能听清楚)。
c’句是c 句的重复再现,要唱出再次吆喝叫卖的肯定语气。
演唱指导:汤圆汤圆卖汤圆,汤圆一样可以当茶饭。
6、表现音乐:
①设计伴奏型并选择合适的一种给歌曲伴奏。
②用报纸制作一套小二哥的服饰(口罩、围裙、头巾、帽子等)。
五、教学结束
我们不仅仅要热爱自己的家乡,唱家乡的歌,还要爱祖国的宝岛—台湾,希望大家也爱唱这首台湾民歌—《卖汤圆》。
东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