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采金秋》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采金秋》
教学内容
听:“丰收歌”“霍拉舞曲”唱:《采金秋》《恰利利恰利》《丰收之歌》动:集体舞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内 容 |
第一课时《采金秋》 |
|
教 学 目 标 |
一、学唱《采金秋》歌曲,观察秋天,激发学生生活的情感进行表演。 二、欣赏“丰收歌”,学跳丰收舞。 三、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主动意识。 |
|
教 学 重 点 |
唱好后十六分音符及下滑音,学跳丰收舞,即兴表演《采金秋》 |
|
教 学 过 程 |
一、欣赏“丰收歌”,形体训练。 1、律动:同学们,请你们听着音乐跟老师一起跳起来吧(音乐:“丰收歌”。 2、谈话:你们跳完后,对音乐有什么感受?描写了什么场景? 二、新授《采金秋》 1、引入:你们看到了那么多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一起去采金秋吧。 2、聆听范唱,了解节拍及乐曲的基本情绪。 3、我们用拍手的方式伴奏。 4、随乐用la哼唱两遍。 5、随乐学曲谱、视唱。 6、朗读歌词,随乐唱词。 三、歌曲艺术处理。 1、小组讨论处理方案。 2、交流、讨论、实践。 3、综合讨论意见,是总结:第一和第三乐段要唱得欢快而有弹性,第二乐段要唱得连惯二抒情;吐字要轻切、清晰。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 4、各组按要求联唱,并展示。 5、创作不同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四、拓展 1、按“起承转合”填空创作歌词。演唱自己作品。。 2、交流研究性学习成果。 3、鼓励学生针对歌曲很多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4、收集或自己创作有关秋天的音乐。 五、结束。 |
教学重建 |
|
||
教 学 反 思 |
|
第二课时 月亮钩钩
教 学 内 容 |
《恰利利恰利》 |
|
教 学 目 标 |
1、学习印度尼西亚民歌《恰利利恰利》,感受劳动歌曲的音乐特点。并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劳动场景。 2、能用竖笛演奏歌曲的二声部。 |
|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
教学重点: 通过体态语言、乐器演奏表现出歌曲的愉快情绪。 教学难点: 歌曲的二声部合唱要配合得和谐、自然。 |
|
教 学 过 程 |
一、形体训练 二、导入新课 1、课件创设情景(旅游观光车) 2、游戏:打击节奏xxx xx | xxx xx | 3、学生交流平时对印度尼西亚的了解与观后感。 三、学习新歌 1、范唱歌曲《恰利利恰利》 2、学生交流对歌曲的情绪特点以及节拍特点的感受。 3、用特征节奏为歌曲伴奏,加深对歌曲旋律的感受。 4、学生自学歌曲前半部分,对歌曲衬词有困难的教师进行帮助。 5、学习合唱 A、聆听歌曲二声部,说出旋律特点。(在模仿什么?) B、学生跟着动画演示和音乐,表现耕田和撒种的劳动场景。 C、学生用竖笛自学二个声部的旋律。 D、学生分成二个声部,随着音乐,用律动(耕田与撒种)、竖笛与律动、二声部竖笛合作。 E、合唱(师生合作) 6、完整演唱歌曲,学生载歌载舞,部分学生用竖笛伴奏。 四、小结下课 |
教学重建 |
|
||
教 学 反 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