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春天来临 进音乐大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09 09:53:28

第七课  春天来临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春天来临》,感受 6/8拍的韵律美。
2、感受歌曲变化音的多次出现和力度记号的对比运用。

重点: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难点:变化音的多次出现,力度记号的对比运用。

教法:视唱法。
教具:多媒体音乐软件、乐器。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播放多媒体课件),感受清唱剧的氛围。
三、歌曲教学《春天来临》。

1、听中动:
听歌曲,找出6/8拍的强弱规律,用声势表示出来。

2、听中读:  
听钢琴演奏旋律,全体激情朗诵歌词。

3、听中划:
听老师放慢速度提示性地演唱歌曲,让学生手划旋律线并划分乐句。

4、听中唱:师生分工合作完成歌曲的学习。
1)第一、二乐句由学生听唱解决,三四句老师代唱,最后几句共同完成。

2)由学生找出自认为最难的乐句,老师进行教唱。
5、听中忆:

找到清唱剧《四季》的原版录音进行欣赏,追忆音乐大师----海顿的风采。
四、小结 :由学生自行总结。

五、布置作业:掌握力度记号的用法。
 

板书设计:
第七课  春天来临

——选自清唱剧《四季》
                        (奥)海顿曲

 
 

 
 

 
 

 
 

 
 

 
 

教学后记:
 

 
   周星期      (课)单元第   课时       日 总节数: 节

第七课   进音乐大师(一)
——海顿

教学目标:
1、解音乐大师海顿的生平,并能从他的作品中审美体现。

2在老师的指导下哼唱《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
3、解变奏和变奏曲的知识并理解其用语。

重点:了解音乐大师海顿的生平,并能从他的作品中审美体现。
难点: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哼唱《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

教法:欣赏法。
教具:琴、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
一、欣赏《惊愕交响曲》。

介绍海顿:
1、说一说“交响乐之父”——海顿的生平、家庭背景及创作经历。

2、看书中的图片了解其生活情景。
3、讲创作背后的故事,引出《惊愕交响曲》的欣赏。

4、初听全曲,让学生该曲有初步印象(播放多媒体光盘)。
二、赏“惊愕交响曲”。

1、唱一唱 请学生随钢琴自主视唱曲谱,熟悉主题。
2、听一听 请学生听到主题时“挥挥手”。

3、说一说 感受变化。复听乐曲时请学生注意主题每一次出现时是否有变化?给自己什么感觉?
4、数一数 明确变化。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听出的主题变化的次数。

5、查一查 了解定义。教师提出问题:“像这样的主题变化着出现多次叫什么?”指导学生上“音乐网站”了解掌握关于“变奏”和“变奏曲”的知识概念。
6、练一练 模仿主题练习创作四小节的主题变奏曲。

7、评一评 学生分小组进行演唱,并互评:创作得好不好?好在什  么地方?  
三、小结:

海顿一生创作了许多清唱剧,最为著名的是《创世纪》和 《四季》。   
四:作业:

上网查找有关海顿的《时钟交响曲》和《午别交响曲》。   
 

板书设计:
惊愕交响曲

海顿:《创世纪》
《四季》………………………………【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