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冬日的遐想1 冬日的遐想2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09 09:54:02

第八课  冬日的遐想1

教学目标:

1、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银色马车从天上来》;

2、用抒情愉快的歌声演唱《雪花悄悄告诉我》,准确表达这两首歌曲不同的情感,表现儿童明朗,乐观的性格,展示纯洁美好的心灵;

3、能基本掌握演唱二声部歌曲的方法。

重点:音乐与“冬”季之间的联想、感受和表现。

难点:音乐与“冬”季之间的联想、感受和表现。

教法:视唱法。

教具:多媒体音乐软件、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节奏练习。

三、新课教学:

1、看看议议:

以教材第51页的一幅画“节日”导入本单元的学习,展开对冬天的遐想。

2、听听想想:

老师将本单元的3首歌曲和2首乐曲随意穿插播放,让学生在没有视觉先入为主的影响下聆听、想像:随着音乐的流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什么样的画面?

3、唱唱比比:

反复聆听之后,用视唱与听唱相结合的方法分段学唱《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和《雪花悄悄告诉我》这两首歌曲。

1)听两首歌曲前4句,用声势动作感受不同的节拍,比较相近的速度和情绪。

2)唱两首歌曲前4句,提示学生注意《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里面的特色——四个切分音的演唱;强调《雪花悄悄告诉我》里面典型的节奏X-X|X-X|X-XX|X--|。

3)听两首歌曲,体会“小雪花”以“冬爷爷”的语言对小朋友语重心长的祝愿;体会“小雪花”与“我”的亲密接触。

4)则是二声部的学习。可以参照前面提到的方法:全体同学有感情齐唱高声部,老师配唱低声部并请他们边唱边听效果。师生合唱几遍后可以逐渐请出部分学生加入到低声部给老师“帮忙”,待两声部稳定平衡后老师再退出(在班级里唱合唱不能着急,可以一句一句来合成)。

5)两首歌曲之后,设计简单的集体活动形式。比如第一首,应该可以抓住“马车奔驰来往”的动态,而第二首,就可以抓住“雪花飞舞”与三拍子的摇荡感进行联想。

四、布置作业:

网上搜寻关于冬日的音乐或者歌曲进行聆听。

板书设计:

冬日的遐想1

X-X|X-X|X-XX|X--|

 

教学后记:

 

 

第   周星期    第  (课)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 总节数: 节

第八课  冬日的遐想2

教学目标:

能独立自信地背唱歌曲《踏雪寻梅》;能根据歌曲里的力度变化准确演唱出歌曲的意境。

重点:自信的演唱,并且能唱出歌曲的意境。

难点:自信的演唱,并且能唱出歌曲的意境。

教法:视唱法。

教具:乐器、多媒体软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旋律模唱。

三、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四、新课教学:

1、练一练。

考虑到歌曲里多次使用力度记号,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做一些有关节奏、声音的力度变化的练习。

2、唱一唱。

这是一首在音乐教材里久唱不衰的经典作品,歌词琅琅上口,可采用师生合作的方式用视唱接龙法学唱歌曲。比如: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按谱: 以此推下去,难点正好由老师解决了,学生再唱就容易多了。重点是力度记号的表现。

3、画一画。

在歌曲背景的衬托下,请几位学生合作到黑板上画一幅“踏雪寻梅”图,其他学生用画笔在下面描绘歌曲意境。

4、奏一奏。

歌曲熟悉后,让学生参与设计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老师提供铃鼓、双响筒、碰铃等三种乐器或其他,任由学生选择、演奏、评判、比较。

例如有人选择:第一乐段用双响筒,很跳跃:XX XX |XX XX |,第二乐段开始用碰铃,好似铃铛声音:X  X | X X |,后面用铃鼓,很得意潇洒:X -(摇) | X -(摇)|,最后两个小节齐奏。

5、背一背。

激励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背唱歌曲,同桌互相比赛检查。

五:布置作业:

找出四年级的课本,复习黄自的两首歌曲。

 

板书设计:

冬日的遐想2

XX XX |XX XX

X  X | X X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