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音乐教学设计第9册全册备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听音乐进教室。
2、 师生问好。
二、新授
新授
一 发音练习
1、 老师有感情地按节奏范读一遍,让学生初步感受歌词中节奏型。 2、 以听读法学习节奏、加上手、脚步等律动。 3、 强调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此时无声胜有声、(采取对比的方法,对有休止符在歌曲中的重要性)。 4、 拓展(让学生来自编歌词、介绍你的学校或者介绍你自己)。 5、 让学生把自编的歌词有表情地按节奏朗读、(有秩序地进行)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指导地位。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在活动中感受、理解和掌握节奏,并通过学生的创造自编歌词,进行即兴性表演,从而展现学生的创造潜能和聪明才智。
第三课时 09.10
教学目的:
1、聆听《打字机》;学唱《校园的早晨》。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歌曲的节奏特点:x o x x x | x x x x - |
2 能够感受出歌曲以树拟人的手法,把学生比喻成“小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新授
1、欣赏管弦乐《打字机》。
2、听听乐曲里的音乐情绪是什么?
3、学生分组回答,老师点评.说明。
4、学习歌曲《校园的早晨》。
5、录音范唱,感受音乐的情绪
6、再次聆听,用听唱法学习歌曲,老师提出注意事项。
7、学生分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8、学生分组练习
9、完整试唱旋律
10、教师指导,进行歌曲处理。
11、完整试唱歌曲。
能够随着集体基本演唱出歌曲(困)
课后反思:本课中的两首演唱曲都是描写的我们美丽的校园,反映了学校里愉快的学习生活。通过学习这两首歌曲,激发学生热爱我们的校园。
第二课 献给老师
教学目的:1 表现出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 聆听《飞来的花瓣》、老师颂、和《阿。老师,妈妈》 体验爱戴老师的情感并通过演唱《我爱米兰》表达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3 采访自己的老师,并为他们表演音乐节目,向教师献上祝福。
教学重难点:1能够分辨歌曲的表演形式(独唱、重唱、齐唱)
2掌握音乐上的特点:节拍、声部等。
第一课时 09.12
教学目的:
1掌握歌曲《我爱米兰》的基本旋律
2感受歌曲中,对老师深情的爱。
3了解二重唱的形式。
教学重难点:
1歌曲中起伏较大的地方,注意演唱时的音准。
2符点节奏的掌握,节奏时值的准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二 、 新授
(一)导入:同学们,看黑板上的花儿,谁知道是什么花儿?说说这种花的特征?(生回答,是总结:翠绿茂盛的叶子,星星点点的小黄花藏在绿叶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歌《我爱米兰》,(板书:我 爱 米兰 )。请同学们打开书 页。我们一起听一听这首歌,边听边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二)听范唱录音。(从整体上感受歌曲的旋律,使同学们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听完后生回答,师总结:这首歌唱的是:老师窗前的一颗米兰,看到这颗米兰,想到了我们敬爱的老师,歌颂了老师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从而更加热爱我们敬爱的老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
(三)、学习曲谱。
给曲填词。
1、第一段采用划图谱,小声模唱的方法学习。(师划分二声部,并提示:二个声部的和谐统一 )。生唱后师总结。
2、请一生读歌词,然后同学们随琴小声哼唱。
3、完整的演唱这首歌。师提出要求:
①歌词的准确。
②二声部的和谐统一。
4、(采用看图形谱分句模唱的方法学唱、分析乐句间的特点)
课后反思:学会演唱后在课上再多进行一些思想教育,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老师。
第二课时 09.17
教学目的:
1 复习歌曲<<我爱米兰>>
2 了解齐唱、独唱的演唱形式。
3 聆听欣赏《老师颂》《阿,老师-妈妈》
教学重 难点:
1 处理好歌曲《我爱米兰》
2 通过欣赏来对分辨不同演唱形式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1、发声练习。
2、复习歌曲我爱米兰。然后处理歌曲《我爱米兰》
3、讲解齐唱,独唱的形式内容,举例子,让学生更加明确。
4、聆听《老师颂》《阿,老师-妈妈》
5、辨别这两首歌的演唱形式。
6、再次聆听,感受歌曲的歌颂特点
7、说说本课的几首歌颂教师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8、同学们相互交流。
9、同学们通过了欣赏,对曲子旋律有了一定的印象,随录音轻声的唱一唱着几首曲子(困)
课后反思:通过欣赏,让学生们了解演唱的形式都有什么,并能够分辨简单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