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2-15 15:44:12

课题

第一课   测量呼吸和心跳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科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2、能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1、知道心跳、呼吸和运动是有联系的,运动可以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恢复到正常状态。

2、了解自己正常情况下1分钟心跳、呼吸的次数。

1、通过研究运动对身体的影响,意识到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学重点

测量呼吸和心跳的次数。

教学准备

手表、记录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相对于体育课来说,我们现在处于什么状态下?

2、安静状态下,如果让他们运动起来,你猜测他们会有什么变化?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测量呼吸和心跳,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

1、测量在安静状态下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谁知道怎样计算呼吸的次数?

我们今天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测量心跳次数。

先测量哪种状态下的?(安静状态下)

2、表格的看法、写法。(师适时补充)

表格里面要求我们填写同一时间内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我们第1次先测量1分钟呼吸的次数,第2次再测量1分钟心跳的次数。(计时1分钟,测量两次)。

3、测量自己在运动结束时,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4、汇报所测数据(4人汇报),计算平均值。

5、比较一下安静状态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以及运动结束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发现什么?

运动结束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要比安静状态下的速度快。(说出具体数据)

用我们的右手搭在左手手腕的内侧偏上的地方

三、深入探究

1、我们除了用表格进行数据比较之外,还可以用图形进行数据比较。

2、说明条形图的画法:这儿有一个坐标,横线表明在什么状态下,竖线表示呼吸或心跳的次数。

3、这种方法比较数据有什么优点?

 

四、拓展活动:

 

1、通过我们的测量和发现,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想进一步研究的?

 

         

 

 

 

 

 

 

 

2

课题

第二课 肺和呼吸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会做利用氢氧化钙检测二氧化碳的实验。

2、会做利用火柴燃烧的情况检测氧气含量的实验。

3、会选择一定的方法测定自己的肺活量。

4、能通过收集资料制作戒烟小报。

1、认识肺、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

2、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

3、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大。

1、认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

2、知道吸烟有害呼吸器官的健康,能逐步养成有利于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行为习惯。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