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学方案
课型 |
歌唱综合课 |
教学对象 |
六年级 |
课时 |
1课时 |
执教 |
樊彩英 |
|
课名 |
第6课 学唱歌曲《青春舞曲》 |
教材 |
沿海版音乐第十一册 |
|||||
教学 目标 |
1、学习音乐知识:X XXX节奏的读、拍、唱; 2、学唱歌曲《青春舞曲》,感受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点,懂得珍惜青少年时代的宝贵时光。 |
|||||||
教 学 过 程 |
||||||||
步骤 |
教学内容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 |
常规训练 (1分钟) |
师生问好: 1=C 2/4 12 3 4 | 5 5 5 | 3 6 | 5 -- | (师)亲 爱的 同学 们 大 家 好, 1 5. | 5 3 . | 5 4 3 2 | 1 -- || (生)你 好 你 好 老师 你 好! |
培养礼貌行为。 |
|||||
二 |
激趣导入 |
1、欣赏一组新疆歌曲; 2、学生完成问卷选择:这些歌曲是哪里的民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
|
|||||
三 |
学唱歌曲 《青春舞曲》 |
1、听赏歌曲一遍,介绍歌曲名称; 2、拍出歌曲的节奏; 3、用“啦”跟唱歌曲,边唱边拍节奏; 4、按节奏读歌词; 5、轻声演唱歌曲2遍; |
|
|||||
四 |
学习音乐知识:X XXX (10分钟) |
1、圈出歌曲中已学的基本节奏,并拍读出来; 2、圈出新学节奏; 3、教师出示新学节奏; 4、复习《青春舞曲》中“别得哪哟”的唱法,再按节奏读出来; 5、根据“别得哪哟”的读法,套上“呼噜噜噜”“叽里咕噜”进行练习; 6、明确X XXX 的读法为:di lidili ; 7、练习课本上的两条练习。 |
掌握X XXX的读法和拍法。 |
|||||
五 |
课外延伸 |
1、再次欣赏《青春舞曲》,感受歌曲4/4拍子的特点,并拍出强弱节拍; 2、通过简单的4/4拍步伐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3、把简单的新疆舞动作加入歌曲中,充分体验维吾尔族民歌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 |
|
|||||
六 |
结束 (2分钟) |
1、启发学生讨论这首歌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歌曲内容的(应用比喻方法),教育学生懂得珍惜青少年时代的宝贵时光; 2、师生再见。 |
|
|||||
12月
此课在学校省一级评估推荐课中获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