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音乐设计教案
本单元从民族民间音乐出发,选择了河北民歌《小白菜》、《青羊传》与歌剧《白毛女》选段《北风吹》,苏北民族《李玉莲调》与钢琴独奏《向阳花》,越剧《楼台风》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俄罗斯民歌《夜歌》、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蓝领花》,利用民间音乐素材让学生有比较地感受经艺术提炼加工的音乐作品与民族民间音乐的渊源关系。
四、课时安排:
课时 听 唱 动 奏 拓展
第一课时 《北风吹》 《小白菜》 听一听比一比
第二课时 《向阳花》 《李玉莲调》
第三课时 《夜歌》 口琴《快乐的流浪者》 《夜歌》的常识
第四课时 《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会》 越剧的常识
第五课时 《苏格兰的蓝铃花》
年级 六年级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白菜》,体会歌曲悲伤的情绪。找出旋律下行的特点。
2、欣赏音乐《北风吹》,感受与《小白菜》相似的音调。
教学内容 1、歌曲《小白菜》和,歌曲《北风吹》。
教学重点难点
二、教学教程:
教学环节 老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谈话:今天我们学唱一首歌,再欣赏一首歌,让我们来比一比,它们之间有什么样关系。
学唱歌曲 1、请大家听一首歌曲,你能听出歌曲的名字吗?
2、跟着音乐唱一唱歌谱。
3、跟着音乐唱一唱歌词。 1、学生能听出歌曲是河北民歌《小白菜》。
2、能跟着音乐唱出歌曲 的歌谱。
3、能跟着音乐唱一唱歌词。
欣赏歌曲 1、介绍歌剧《白毛女》2、欣赏插曲《北风吹》,你能听出与《小白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有什么不同?
4、欣赏歌剧《白毛女》片断。 1、学生听教师介绍歌剧。
2、《白毛女》。欣赏歌曲《北风吹》,能听出歌曲的情绪变化。
3、学生讨论歌曲与《小白菜》的相同与不同。
总结 1、歌剧《白毛女》的音乐采用了河北民歌的素材。 1、学生能自己总结歌剧与河北民歌的关系。
年级 六年级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选段《楼台会》,体会两个音乐作品的之间的联系。溯流探源。
教学内容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越剧选段《楼台会》。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环节 老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
意图
1、导入 1、谈话:在中国的民族音乐中,民间戏曲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今天欣赏的一个作品是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你说出它的名字吗? 1、学生欣赏音乐,能听出是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2、听出演奏的乐器。
3、了解“协奏曲”的含意。
2、欣赏《梁祝》 1、我们再听一听,你能感受到音乐的速度、节奏、旋律都有什么特点。
2、速度稍慢、节奏平稳,旋律舒展,具有歌唱性。
3、学唱主题音乐。 1、学生讨论,音乐的速度稍慢,节奏平稳,旋律起伏平缓,具有歌唱性。
2、跟着教师的钢琴,学唱主题音乐。
3、欣赏《楼台会》 1、请同学们欣赏《楼台会》问:你能听出是戏曲音乐吗?
2、再听,找出与《梁祝》最像的乐句。
3、听一听越剧演唱《楼台会》,能听出几句方言? 1、学生能听戏曲音乐的婉转。
2、听着音乐《梁祝》与越剧《楼台会》比较找出音调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3、跟着音乐唱一唱越剧《楼台会》。
4、总结 1、问题:讨论《梁祝》与《楼台会》有什么关系。
2、你明白了什么? 1、学生能说出《梁祝》的音乐素材取自于越剧《楼台会》。
2、我们现在听到的音乐好多都来源于民间音乐。
年 级 小 学 六 年 级 课 时 第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1、唱《李玉莲调》
2、欣赏《向阳花》
教学目标 1、能知道《李玉莲调》是一首苏北民歌,并具有民歌中小调的特点。。
2、能用轻快地的声音演唱歌曲。
3、能知道《向阳花》音调素材源于民歌《李玉莲调》。
4、能找出与《向阳花》主题相关的不同变奏段落,感受其旋律、节奏、情绪等方面的微妙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能分辨《向阳花》与《李玉莲调》在旋律上的相似之处,找出主题旋律,区分变奏段落。
教具准备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组织教学
1、导入:教师向学生问好。 学生向教师问好。
一、学唱《李玉莲调》
二、欣赏《向阳花》
1、江苏,山水秀丽、风光明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千百年来父辈们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由于语言、地域的不同,呈现了苏南、苏北不同风格的民歌,听一听,下面那一首是苏南民歌?哪一首是苏北民歌?为什么?
2、硬朗爽直的北方语音和轻柔婉转的吴侬细语使江苏同时拥有苏北、苏南两种不同的民歌风格。听一听,这首苏北民歌情绪怎样?
3、跟着磁带轻轻哼唱,分成几个乐句?
4、跟琴学唱歌词。
5、哼唱歌谱。
1、听一听《向阳花》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情绪怎样?
2、听听什么地方与《李玉莲调》的旋律相似?听到举手表示。
3、仔细听,找出与主题相关的不同段落,他们在旋律、节奏、情绪方面有怎样的变化?
4、讨论:民歌《李玉莲调》与《向阳花》有着怎样的关系?
5、总结:《向阳花》是采用《李玉莲调》素材创作的,改编者在歌曲旋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与变奏。曲调优美、欢畅,情绪轻松、活泼。 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听出演奏乐器和情绪。
听辨旋律。
知道什么是变奏以及主题与变奏的关系。
了解创作背景。
三、总结 1、课堂小结。
2、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 小组讨论进行
年级 六年级 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感受音乐优美的情绪。能唱出音乐的主题。
2、学唱歌曲俄罗斯民歌《夜歌》,能唱出歌曲抒情忧伤的情绪。
3、能感受歌曲与乐曲之间的联系。
4、能在聆听、演唱作品以及识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辨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
教学内容 1、歌曲《夜歌》。2、乐曲《如歌功颂德的行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