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音乐世界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7 21:41:24

一、        授课班级:初一级
 


 

二、        课题:走进大自然
 


 

三、        课时:第二课时
 


 

四、        课型:综合课
 


 

五、        教学目标:
 


 

1、会唱《小鸟、小鸟》,能够运用正确,轻巧而活泼的声音表达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怀。                    
 


 

2、聆听两种不同乐器演奏的《苗岭的早晨》,能够听辩乐曲的主题,感受两种不同乐器演奏同一作品的异同。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爱护大自然的责任感。
 


 

六、        教材分析:
 


 

1、合唱曲《小鸟、小鸟》是作曲家刘庄为电影《苗苗》创作的歌曲,这首欢乐、活泼的儿童歌曲是以平行三度为特点的童声二声部合唱,具有鲜丽、明亮的色彩效果。
 


 

      2、《苗岭的早晨》是作曲家陈钢于1975年根据同名口笛曲改编的,描绘
 


 

出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表现了苗族人民的愉悦心情和对幸福
 


 

生活的向往。
 


 

七、        教学过程:
 


 

1、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
 


 

2、检查作业:分小组表演歌曲
 


 

3、歌曲《小鸟、小鸟》
 


 

A、 齐唱,评价:
 


 

a段——使用后起拍,富有跳跃感,形象鲜明,给人以轻松活泼的感觉。
 


 

b段——第一乐句的六度大跳与a段对比,把歌曲推向了高潮。
 


 

B、 学生指挥,集体齐唱(副歌部分用大三指挥,把歌曲的对比感觉表现出来)
 


 

C、 指名学生领唱主歌,其他同学齐唱副歌。
 


 

D、 各组设计动作表演歌曲
 


 

E、  指名学生表演歌曲
 


 

4、欣赏《苗岭的早晨》
 


 

引入:《小鸟、小鸟》是歌唱大自然的歌曲,下面请同学们来判断感受下面的歌曲是否也是赞美大自然的。
 


 

A、 聆听小提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
 


 

初听:感受作品描绘了什么情景
 


 

讲解:教师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的感受
 


 

   思考:乐曲的结构,及每段的情绪
 


 

   实践:用吹口哨参与鸟鸣;用分组拍手的方式参与歌曲的旋律
 


 

B、聆听口笛曲演奏的《苗岭的早晨》
 


 

  思考:两种不同乐器演奏同一作品的异同
 


 

5、教学延伸:
 


 

表演歌唱大自然的歌曲。
 


 

八、        教学总结作业:
 


 

收集有关苗族的知识,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