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音乐世界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走进西部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7 21:40:10

(第一节时) 
[ 教学目标 ]
一、通过感受黄土高原的音乐风情和对西北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
二、通过聆听、演唱、律动、创作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山歌形式“花儿”,学会对歌曲内容的情感创作和情感表现。
[ 教学重点 ]
    一、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二、初步学会演唱《送大哥》,并感悟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 教学难点 ]
  一、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二、歌曲内容的情感创作。
[ 教学内容 ]
一、简单了解西北地区的音乐、风土人情及地理位置。
二、聆听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体验民歌的风格特点并了解山歌形式 “花儿”。
三、唱民歌《送大哥》及歌曲内容的情感创作活动。
四、民歌的拓展和升华。
[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播放民歌《黃土高坡》片段。(学生在音乐声中入座营造西北民歌氛围。)
1、看后提问:这首歌曲具有哪个地方的风格?(西北地区)。音乐的特点是什么?(高亢、粗犷、豪放等)
2、这是一首中国西北地区的民歌。中国西部蕴含了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而民族音乐文化中的民歌最有特色,而民族音乐中的民歌最有特色.,其中西北民歌是中华民族的一块引以自豪的艺术瑰宝。这节课,就让我们从音乐中走进西部,去尽情地领略西部音乐的风采。(打开课题) 
二、        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教材中出现的西北六省的地理位置。
     提问:西部在大家的印象中是怎么样的呢?那里有什么样的风土人情?
三、        了解西北民歌的种类:
1、让学生看课本回答西北民歌有哪些种类?
2、简单介绍四个种类:(教师简述或让学生看课件)
四、聆听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和独特的韵味。(听音乐思考以下问题)
1、这首民歌的音调怎样?(高亢)
2、速度怎样?(缓慢)     
3、唱腔有什么特点?(高音区采用假声和真假声相结合的特点)
4、运用什么语言演唱?(当地汉语方言)
     5、引导学生探究“花儿”的基本特征: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和真假声相结合的方法演唱。
五、学习青海民歌《送大哥》(并布置这首歌曲要完成以下的任务)
1、感受歌曲那富有特色的节奏(教师带学生读歌词打节奏);
2、学唱民歌《送大哥》
①分析:这是一首表现爱情的情意緾绵,内在含蓄的民歌。青海一带,过去人们的生活贫穷,青年男人常要到外地去谋生,有走西口的,有赶牲灵的、有做长工的,有做小生意的,离乡背井远去他方。走时,亲人们常泪眼相送。这首民歌便是以情妹送情哥为内容的送别民歌。
②听一遍音乐;
③学唱歌词;
④学唱旋律;
⑤歌曲的感情处理;
⑥音乐律动(边唱边打节拍或两组唱词两组打节奏或其它形式的律动)
3、情感创作(感悟和倾泻自己的情感)
     ①绘画创作活动(教师准备两张白纸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可以4个同学到黑板上,每两人合作画一张;其它同学听音乐打节奏或节拍。)
     ②表演创作活动(这个活动也可在绘画的同时)(教师准备一条舞蹈用的方巾,让个别同学用动作或舞蹈来表演歌曲里面的情感,表演妹妹也行,表演哥哥也行。)
四、民歌的拓展与升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课堂时间,作为机动内容〕                                
1    1、举例说说你知道的或唱过的西北民歌。(提问并让个别会唱的同学唱一两句)
2、    2、你认识哪些西北民歌手?(提问或观看视频歌手的肖像让学生猜歌手的名字,并播放该歌手演        唱的歌曲片段让学生听。)
五、小结并布置课外作业
1、再次回味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布置作业
① 课后继续完成《送大哥》的绘画创作,并画在课本里面。
② 查找有关西北地区的民歌。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