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人民音乐出版社14册第三单元《长江两岸》第三课时)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8 11:40:25

    题:《茉莉花》(人民音乐出版社14册第三单元《长江两岸》第三课时

    型:欣赏课                                               

授课年级:七年级

    时:一课时

授课教师:郑州中学   代红艳

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长江两岸》为名,重点介绍我国江南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这节

课的安排是对前几节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意在从民歌方向再次引导学生充分领略江南

民歌的独特魅力,使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内容

   一、赏析江苏、河北、东北不同风格的《茉莉花》。

   二、演唱民歌《茉莉花》。

   三、了解《茉莉花》的相关文化。

教学目标

一、欣赏江苏、河北、东北不同地区的《茉莉花》,让学生识别其歌曲的风格特点。

二、指导学生能以柔美的声音表达民歌《茉莉花》的细腻情感,并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和表现

三、了解民歌《茉莉花》的相关文化,激发学生对民歌的热爱。

重点

指导学生以柔美的声音、准确的演唱表达民歌《茉莉花》的细腻情感。

难点

学生识别不同地区《茉莉花》的不同风格特点。

教具准备

幻灯片、钢琴、音响、歌谱。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用回荡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茉莉花》优美的旋律吸引学生,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茉莉花》有初步的感受,并让学生思考问题:

中展现给我们的是哪里的场景?出现了什么乐曲?从而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茉莉花》。

二、新课学习

1听赏与识别

欣赏、比较三个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

(1)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教师范唱)

  教师以优美的歌声来揭示歌曲的细腻情感,并要求学生在听赏演唱时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这首歌曲的特点是什么?

让学生通过音乐要素来理解江苏民歌《茉莉花》的特点:柔美、流畅、感情细腻。

(2)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教师范唱)

以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河北民歌的特点:高亢、粗犷;引导学生感受这首歌除了有歌曲的味道外,还有戏曲的腔调。

(3)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播放歌曲)

让学生感受东北民歌的特点:热情、风趣,有东北二人转的特点。

对以上三个地区的《茉莉花》采用比较法从旋律、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来引导学生总结它们的不同风格特点,并且每次聆听前都有一个精心的设问,学生带着问题听赏音乐,积极思考,在比较中感受歌曲旋律,感知民族音乐的地方特色,以此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4)总结以上三个地区《茉莉花》的风格特点,并板书于黑板,加强学生对歌曲感受识别的记忆。

2、看赏与感受

(1)《茉莉花》是以出版物的形式传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

(2)《茉莉花》是著名歌剧《图兰朵》的主要音乐素材之一。

(3)观看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人们演唱《茉莉花》的短片,和学生一起分享《茉莉花》的魅力。

通过以上环节让学生感受《茉莉花》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为学唱歌曲做铺垫。

3学习与体验

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1)教师用钢琴弹奏《茉莉花》,同学们再次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

2)请同学们跟着钢琴用“u”模唱歌曲的旋律。

3)填唱歌词,并引导学生通过渐强渐弱等的处理来表现歌曲情感,使歌曲的演唱更完美。

      让学生在歌唱中体验,体验中感悟,更好的理解《茉莉花》,产生美好的艺术形象,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解决本课的重点

4参与与表现

以小组合作形式,学生讨论:选择何种形式来表现歌曲《茉莉花》。

根据学生现有演唱知识的积累在老师指导下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独唱、对唱、乐器演奏等。

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教师将全面关注学生,给学生及时的指导和恰当的鼓励,并引导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拓展升华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两个器乐演奏《茉莉花》的场景,让学生再次感受茉莉花

1、展示在北京奥运会会徽揭晓时西洋管弦乐演奏《茉莉花》的场景

2、展示《茉莉花》在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上的场景

通过看赏短片让学生感受《茉莉花》在不同场合的音乐内涵:在奥运会会徽揭晓时它是庄严的,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上它是神圣的等。使学生的精神得到震撼、 情感得到升华。之后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4年前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和今年的北京奥运会都会响起《茉莉花》的旋律?引导学生谈内心感受。

3、请同学们再次用心、用最美的歌声唱起这段优美的旋律来结束本课。

老师结束语:同学们的歌声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个人,愿《茉莉花》的芳香伴随同学们优美的歌声传的更远、更广!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