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典 交 响(选自17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
经 典 交 响(选自17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
执教者:富春中学徐利华
教学内容:
1、欣赏《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补充欣赏第九交响曲片段、
2、哼唱体验歌曲《欢乐颂》
3、介绍交响曲、奏鸣曲式等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片段,使学生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感悟经典交响音乐的魅力。
2.了解交响曲、奏鸣曲式的一般特点,能够对经典交响乐感兴趣,愿意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教学重难点:
欣赏《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感受、体验音乐所陈述的人类与“苦难”命运搏斗的精神。
教学思路:
本课以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为主,补充欣赏《第九交响曲》片段及哼唱《欢乐颂》,通过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欣赏、分析、演唱、讨论。让学生能够对欧洲的交响乐感兴趣,感受、体验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和精神,培养学生独立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材简析:
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是一部哲理性很强的作品,它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愿望,歌颂了人民群众战胜黑暗势力的伟大胜利,体现着通过斗争获的胜利的伟大精神。乐曲的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
设计意图 |
|||||||||||||||
一、导入 1、教师用钢琴演奏《献给爱丽斯》片段,请学生说出是谁的作品,曲名叫什么?你知道他是哪国人? (1)你觉得贝多芬一生的命运如何? (2)他一生创作了几部交响曲? 贝多芬的一生非常坎坷,但是他以顽强的意志克服生活中的不幸,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交响曲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你能不能说出他一共创作了几部交响曲,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哪四部? 3.简介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让学生欣赏其中两部交响曲片段,感受其音乐形象、力度等特点。
1.交响曲概念——是指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器乐套曲。交响曲结构庞大,具有史诗性和哲理性,常用于表现人类社会的斗争与活动,具有鲜明突出的音乐形象和丰富多变的音响色彩。 2.交响乐队座位图。 3.交响曲结构。 4.简介奏鸣曲结构图 展开部 再现部 四、欣赏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1.简介创作背景 2.欣赏主题动机,思考: 音乐的力度是怎样的,动机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小结) 3.欣赏呈示部,思考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在力度、演奏乐器、音乐形象各有什么不同?
4.唱一唱:(1)女生用La唱副部主题,注意旋律优美连贯; (2)男生用Bang演唱主部主题,注意用短促有力的声音演唱。 5.完整的欣赏第五《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 (1)介绍奥地利著名指挥家卡拉扬; (2)观看卡拉杨指挥的《命运》第一乐章的录像,思考: a 欣赏完音乐你有什么深刻的感受?《命运交响曲》表现了贝多芬怎样的精神?音乐有什么特点?对你有和启示(可以从贝多芬的精神、音乐风格等方面讨论。) b 提问你在听《命运交响曲》的过程中想到了什么?(命运和希望,抗争和胜利,雄壮有力与热情冲动。 c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贝多芬的音乐风格——结构严谨、手法简练、形象生动、层次清晰、情绪激昂、气魄宏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围绕不同性格音乐材料展开的戏剧性矛盾冲突,以及英雄性、群众性和哲理性,成为贝多芬音乐风格的显著特点。 (2)欣赏《欢乐颂》,感受其音乐形象及特点。 六、总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感受了他的音乐风格和伟大精神,我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启示,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多少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树立坚强的意志,有勇气面对一切困难,我相信你们必将成为生活的强者. |
用学生最为熟悉的钢琴曲引出课题哲理,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短片介绍贝多芬的生平,使学生能更了解贝多芬的生活经历,为后面的欣赏作铺垫。 学习交响曲概念及交响乐队座位图的基本知识,为后面的欣赏作知识铺垫。 通过呈示部的对比欣赏,让学生体会感受主部逐步体及副部主题的不同特点。 通过命运交响曲的完整欣赏,让学生体会、感受“第五命运交响曲”所表现英雄与命运的殊死搏斗,再次加深学生对贝多芬伟大精神的认识。 补充欣赏《欢乐颂》,让学生简单哼唱。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贝多芬交响曲的热爱。 总结贝多芬音乐风格特点及精神,鼓舞学生勇敢的面对挫折,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