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沂蒙山好风光”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沂蒙山好风光”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小鸟 小鸟
- ·下一篇文章:《走进新疆》教学设计
沂蒙山好风光
练唱歌词(一)。
(9) 重点体验。衬词和一字多音的拖腔是民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10)练习唱词(二)。
(11)重点分析感受歌曲拖腔的特点。
(12)练习歌词(三)。
(13)用汉字接龙的游戏启发学生感受“鱼咬尾”的旋律创作手法。先用语言接龙来理解什么是“首尾”相接;再进一步“练习旋律接龙”;最后明确前句的“尾”,为后尾的“头”再对《沂蒙山好风光》加以分析验证,认识到“2、1、6、5”各音的作用。
(14)小结歌曲的风格特点。
3、巩固新课
(1) 欣赏《沂蒙颂》片段:乳汁救伤员。
(2) 欣赏柳琴曲《春到沂河》片段。
(3) 比较这两段音乐主题与《沂蒙山好风光》这首民歌之间的联系。
(4) 归纳出调式和旋律骨干音是旋律风格的核心因素。
4、创作练习
学生运用所掌握的“鱼咬尾”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五声调式旋律创作。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