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8 08:47:19

  第二部分(B),从“出了城门……我为你贤弟送下山。”由于这段故事情节的发展,对话句式的变化,唱腔多用上下句结构。祝唱“出了城……”为G宫调式上下句结构,梁唱“赶早落夜……”为G宫调式上下句结构,祝唱“梁兄啊………”为G宫调式上下句结构,梁唱“他为妻子……”为D徵调式上下句结构。又一段七声音阶间奏后,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C),从“过了一山……”到结束。这段故事情节发展越来越紧张、紧凑。唱腔由两个乐句的对唱变为上下句对唱。祝唱“过了一山又一山”为G宫调上句,梁唱“前面到了凤凰山”为下句。祝唱“凤凰山上百花开”为G宫调上句,梁唱“缺少芍药共牡丹”为下句。祝唱“梁兄啊……也不难”这段又变为G宫调式起、承、转、合四句结构,在这四句中,第三句“我家有枝好牡丹”的曲调转为D宫调式,第四句又回到G宫调式,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向下四度宫调对置特点。最后梁唱“你家牡丹……”为D徵调式上下句结构。一句尾声结束全曲。
  从曲调的发展方法看,梁、祝两个角色各有自己的基本唱腔,其它唱腔则根据剧情发展变化的需要,在基本唱腔的基础上用加花变奏方法加以发展。如:
  祝英台的唱腔:上句结束为“2”。梁山伯的唱腔:上句结束为“2”。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