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设计 非洲歌舞音乐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8 16:35:40

课题  非洲歌舞音乐 

课  型 鉴赏综合课       课  时 一 课 时

教学理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确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的课程目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在音乐教学中充分体现音乐的文化
性和传承性、世界性与民族性,多元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构建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

三维目标确立依据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性质的定位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
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
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非洲赞歌》、《鼓舞》等几首有代表性的非洲民间音乐,引导学
生感受、体验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能
力,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非洲音乐的风格特征;模仿非洲音乐的节奏型;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增强学生
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知识与技能 初步知道非洲音乐概况;了解非洲音乐的社会功能;模仿非洲音乐的
节奏型。
教 学 重 点 学习、探索布隆迪《鼓舞》,认识非洲音乐节奏

确 立 依 据 “课标”中强调“……应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
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
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教 学 难 点 模仿非洲鼓乐的练习
确 立 依 据  “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和创造意识,重视艺术实践……本节课的艺术实践活动——模仿非洲
鼓乐的节奏练习对与接触非洲音乐不多的学生们来说,存在一定难度。
教 学 方 法 教法:创设情境法、体验感受法、提问法、讨论交流法、多媒体辅助
教学法、演示法
学法:利用互联网搜集资料,培养自主探究性学习;
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非洲音乐风格,开拓音乐文化视野;
参与节奏练习,体验非洲鼓乐节奏变化;

教       具 课件、电脑、鼓

学 情 分 析 已    知:初中阶段,学生在《非洲的灵感》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对
非洲音乐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
未    知:进一步了解非洲民间音乐风格特征
          非洲鼓乐
          非洲音乐节奏
学生特点: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用已有的
喜欢流行音乐;有时对音乐实践参与度不足。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非洲音乐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歌舞、鼓乐及节奏有着显著的特征及特殊的重要性。学生通过感受体验非洲歌舞音乐,了解非洲音乐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一、 非洲音乐概述
非洲音乐从严格意义上讲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各种族部落的地区。
二、 非洲音乐概况
非洲的音乐文化既千差万别、丰富多样,又具有黑非洲民族音乐的共同特性,相互联系而具有共同的传统。非洲各部族音乐得共性如:复杂多变的节奏、旋律中常见三度音程进行、比较稳定的调性、多种形态的多声部演唱演奏,以及对鼓的喜爱和崇拜;常见的歌舞形态等。
非洲黑人音乐于社会生活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音乐几乎伴随着人们所有的活动,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注重艺术性,又强调社会性、政治性和宗教性;它既可以用于纯粹的娱乐,又可以称为传递信息的手段,而且还是部落成员表达共同感情和意志的重要渠道;它既可以颂神,又可赞美人,还可以用来驱魔去病。
三、 非洲音乐特征
第一、 非洲音乐节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第二、 非洲人偏爱打击乐器,鼓和马林巴士非洲使用最多的乐器。
第三、 非洲的歌唱最常见的形式是呼应歌,即一人领唱众人应合,或轮唱重叠。
第四、 非洲有多种特殊类型的音阶,一般采用七声音阶,偶有五声音阶。音乐音域较窄,乐句比较短小,常作反复,很少能听到悠长的旋律线和丰富的装饰音。
第五、 多数情况下音乐都与舞蹈紧密结合。
四、 作品分析
1、 非洲赞歌
   《非洲赞歌》是一首加纳民间音乐家——卡拉巴罗比演唱的独唱歌曲。它是一首即兴演唱的民间歌曲,句式方整短小,旋律由高到低多次作同音重复、四度跳进、模进等方式进行。歌曲音域狭窄,在四度以内紧紧地围绕中心音进行同样旋律性的变化和发展,无装饰音和特有的终止音形式,加上用真声演唱等对歌曲的表达,使歌曲具有传统非洲音乐特点。
歌曲片断的乐谱:第二、第三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再现,第六、七、八乐句作连续的四度音程跳进,使用了切分音节奏。歌曲采用曲调与伴奏、说唱、独奏等交替进行,丰富了音乐表现力。
2、 鼓舞(片断)
这是布迪隆“圣鼓”表演的 一个片断。“圣鼓”象征着国王的权利,是在特定场合表演的一种鼓乐。这个片断由鼓乐、声乐和鼓乐与声乐协奏三部分音乐构成,鼓为音乐的骨架,它运用了非洲典型的分节奏与加节奏。
第一部分:节奏均匀、热烈。
 
第三部分:鼓乐节奏与歌曲强拍和伴奏节奏的不一致,造成一种紧张感,情绪愈加热列、激动。                               

3、《门库而雅》
是一首由两架马林巴琴演奏的坦桑尼亚民间乐曲。高、低两架马林巴琴密切配合,快速、连续的琴声向珍珠一般晶莹、青翠,既像清澈潺潺流水,又像不断散落的雨滴。
五、 乐器简介:
1、 马林巴:是流行于非洲木琴的总称,是非洲最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其结构、音响与欧洲木琴有很大不同。马林巴琴既可以独奏也可以合奏,它演奏的音乐清脆而流畅,如铃声般叮当而来,又在不断的重复中不断变化。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